道德经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悟画道德经第八十一章为而不争 [复制链接]

1#
北京湿疹专治医院 http://m.39.net/pf/a_8814564.html

第八十一章 为而不争

原典

信言①不美,美言不信;善者②不辩③,辩者不善;知者不博④,博者不知。圣人不积⑤,既以为人,己愈有⑥;既以与人,己愈多⑦。天之道,利而不害⑧;圣人之道⑨,为而不争。

注释

①信言:真实可信的话。②辩:巧辩,花言巧语,能说会道。③博:广博,渊博。④圣人不积:有道的人不自私,没有占有的欲望。⑤有:充实。⑥多:与“少”相对,这里指丰裕。⑧利而不害:使万物得到益处而不加以伤害。⑨道:法则,这里指行为准则。

译文

真实可信的话不动听,动听的话不真实可信;善良的人不巧辩,巧辩的人不善良;真懂的人不卖弄自己渊博,卖弄自己渊博的人不是真懂。圣人不存占有之心,尽量帮助别人,自己反而更充实;尽量给予别人,自己反而更丰裕。自然的法则,是利成万物而不加伤害。圣人的行为准则,是施惠于人而不与之争利。

本章为道德经最后一章,老子把五千言留与后世,其中得者自得,失者自失。在人心纷乱、世风不古的环境下,对道德经的内容难免众说纷纭,老子早已经看到这些现象,最后告诫大家:“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信言,老子的道德经为众生连接了“道”的信息,循此而去自能收到“道”的消息,道德经帮助我们忆起大道之信印人人自有,是本来固有之物,人们如果能去欲存诚,去华取实便能见道。信言并不一定像美丽的辞藻那样令人悦耳,往往是朴素的直击心灵。

善者,对悟道的人的一种称呼。悟道之后再看道德经,文中句句真实,善者诚心悦纳,受用无穷,没有半点疑惑生出。道德经章章切中机要,直指本来,善者能静默涵真,如如不动。若还有争辩巧舌之用,皆为修己未竟之故。

智者,也是对悟道的人的一种称呼。修习道德者由浅入深,返回本来之性天,融合浩瀚之大道,明了大道人人自有,个个通达。虽博古通今汗牛充栋,未能增智一分,智者没有厚己薄人之念。

修行、修行,明理之后重在行字,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在实际的行动中才能彻底的证悟大道。老子把我们生存的世界看的明明白白,人们要想提升意识维度,跟上宇宙进化的脚步,就需要言行一致,性命双修。该怎么做那?文中告诉我们:“圣人不积,既已为人,己愈有;既已与人,己愈多”。当人们觉悟以后,会发现宇宙的真相是人己无别、万物一体,为别人就是为自己。

“圣人不积”这句话说出了得道者的思维和众人思维的不同。众人的思维是“积”,积名、积利、积经验、积功德...,圣人的思维是无思、无虑、无分别、为无为、事无事...。圣人彻悟大道,宇宙等身,心包太虚,无一物可积。所以悟道的人一定会顺道而行,不需要谁来强制,也不需要谁来约束。因为,只有利益众生、为而不争才符合生命更高的意义,才符合宇宙更高的意义。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