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如果能早点读懂老子道德经的这十七个字 [复制链接]

1#

老子所著的《道德经》,千百年来,长久不衰。《道德经》之所以能够与《易经》、《*帝内经》并称三经,不是没有原因的。

有人说,老子是入世的,这话一点没错,有人说,老子是出世的,这话也没错。

实际上,老子的《道德经》关于出世以及入世的说法,是没有明显的界限的。

出世与入世,无所谓好,也无所谓不好,人生阶段不同,所处环境不同,各取所需罢了。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所谓上德,是真正有德行之人,不德,是不会故意或者刻意去显示自己的德行之意;

所谓下德,是没有德行之人,不失德,是明明没有德行却处处显摆自己德行的意思。

德行这个词,比较空洞。讲一个小故事吧。

同事小韩,最近买了一部不错的新车,想在朋友圈炫耀一下。小韩的心思缜密,发朋友圈的时候,是不是在能够不显示车牌号和车标的情况下,达到炫耀的效果呢?

网上搜索了一下,嗬,满满一整屏,全部都是方法。其中有一个办法,站在车尾部,遮挡住车牌号码和尾标,显示出右后尾部(基本上从这个部位的关键信息就可以判断出什么车以及型号),后行李箱盖放一个外卖盒饭,配文字:中午跑客户,连吃饭的时间都没有,随便吃个盒饭,记得下次对自己好一点。

看看,多有逼格。绝对是套路。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一个人越在乎什么,就越要显摆什么。各位不妨现在可以去翻一下自己的朋友圈,百分之百有这样的人。其实,也没有什么对与不对,人之常情嘛。

而从德行的角度来看,是有问题的。

你炫耀了,只不过在你的心里得到了满足。反过来说,你不会知道看到的人的心理活动。也许羡慕有之,你达到你炫耀的目的;也许恶言攻击有之,也许诅咒有之,那又是何必?

这个世界上,绝对没有完全的,全部的感同身受,无论是属于你好的东西,还是坏的东西,只需要与你最亲的,最近的人分享就好了,至于其他人,真的没有必要。

在老子这十七个字后面,还有一段话,是: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

老子的无为,不仅仅是用在出世修行中的实修实证上。对于入世来说,同样适用。

所谓的无为而无以为的意思是,顺应自然,无心作为,实际上是有作为的。

所谓的无为而有以为的意思是,有意为之,好像有作为,实际上是没有的。

今人若深陷“无为”或“无不为”而不可自拔,那就是本末倒置了。

无为不是什么事情也不做,无为真正的含义从修行的角度来看,就是两个字:放下。不是身体的放下,是心里的放下。身体的放下,难道连饭都不吃了吗?要饿死吗?不是的。

用在入世上,是在心中筑起一道篱笆墙。什么是荣辱,什么是胜败,什么是悲喜?再说实际一些,就是你自己管理内心的能力。

一个拥有管理内心能力的人是强大的。

无不为不是不管不顾,什么事情都可以为所欲为。说到“欲”这个字,它实际上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源动力。

事物都要分成两个层面去看。“欲”也是有界限的。绝对的,没有界限的欲是不存在的。

无不为真正的含义是,在界限范围内,身体可以有为,但内心一定要无为。

从这个角度看,无为在入世与出世上,仅仅是内心对“放下”的程度不同而已。

同样的,“无欲则刚”也是这个道理。

再论无为无不为

无为是心理活动,具体的行动是心里活动投射到身体上的行为。在人生的不同阶段,断然的讲无为是不切实际的。

当一个人,处于事业上升期,你叫他无为?这不是害了他吗?

千万别做晚上妙计千条,第二天早起继续卖大豆腐的事情。事业处于上升期,有了想法马上去做,做了以后,唯一的区别就是,准备的越充分,成功的概率越大,遇到未知的困难,想方设法解决它,只不过是延缓了成功的进程罢了。

要是不做,永远都没有成功的机会。这也是阳明同学讲的知行合一的道理。

遇到的未知困难,是学识,经验,天时地利人和的统一,没什么大不了的,想办法解决就是了。

事业做到一定的阶段,就要有无为无不为了。是不是要扩大经营的规模,延续上下游;是不是要进入更多的领域,实现集团化;等等。

这与《易经》的乾卦卦爻辞从初九“潜龙勿用”到用九“见群龙无首,吉”的进程也是一样的。某种意义上,《道德经》亦被看作是《易经》的应用学。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