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老子在道德经里讲了四个层级思维模式, [复制链接]

1#

老子在《道德经》里讲了四个层级思维模式,学会一个,你就开智了

我们在文章中,用“源头甲骨文”字义解读了《道德真经》中的“德”字,请看下图:

“德”字在《道德真经》中与“道”字一样,也是个“大箩筐”,整个“心智系统转换”练习的全过程,以及在其中每个阶段所产生的状态,都可以称之为“德”。

通俗地讲,“德”字可以用来表示与“心智系统转换”相关的所有内涵。

对于第一次接触本专栏的读者,一定会好奇“心智系统转换”是什么意思?简单地讲,“心智系统转换”就是“开智”:开发智慧。

西方哲学(Philosophy)的字面意思是“爱智慧”,而“爱智慧”是去发现“智慧”、认识“智慧”。

换言之,真正的“智慧”是什么?在西方哲学“爱智慧”的范畴中,是个“远方”的目标,而且这个“远方”的方向,也是个需要去探索的未知数,所以,“爱智慧”的西方哲学,就在引领人去发现这个真正的“智慧”。

而《道德真经》则对这个真正的“智慧”的存在,以及开启真正的“智慧”的方法,都有很清楚的论述,所以,相对西方哲学的“爱智慧”,《道德真经》就是“开智慧”,而开启“智慧”的方法就是“心智系统转换”。

老子在《帛书·老子》的第一章、《道德经》的第三十八章中,非常详尽地论述了“心智系统转换”练习过程中的四个层级思维模式。对于从来都没有练习过“心智系统转换”的普通人来讲,你只要学会运用一个层级思维模式,你就能“开智”了。

我们在这篇文章中,为大家用“源头甲骨文”字义解读该章中的第一段:

帛书甲本:〔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帛书乙本: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王弼本: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

要解读这段话,我们需要借助一个“源头甲骨文”,请看下图:

上图,是个甲骨文“元”字。

甲骨文“元”字的造字,采用的是上下结构。

甲骨文“元”字的上半部分,是个“二”字,表示的意思是:“重叠结构世界”。

甲骨文“元”字的下半部分,是个“人”字,表示的意思是:“重叠结构人体”中,处于“显性世界”中的“显性人体”。

甲骨文“元”字的“源头甲骨文”字义就是:以“显性人体”为主导,操控整个“重叠结构人体”。

已经读过本专栏前面文章的网友,一定会发现,甲骨文“元”字的字义,与我们之前解读过的“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的“为刍狗”是同一个含义,都是以“显性人(物)体”为主导,操控整个“重叠结构人(物)体”的意思。

有了这个甲骨文“元”字的帮衬,我们就可以来解读了。

“上德不德”这句中的“上德”,就是指下图最右边甲骨文“德”字: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