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理道理解道德经第四十四章 [复制链接]

1#

第四十四章

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聖人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夫轻诺①必寡信②,多③易必多难。是以聖人犹难④之,故终无难。

译文

图谋难事需要把大事转化为相对容易的事;做大事需要把大事分解细化为小事。世界上的难事,必须把它转化为相对容易的事而处理解决;世界上的大事,必须把它分解细化为小事而处理解决。因此,聖人始终不妄自尊大,所以能成其大德。轻易许诺,容易兑现不了诺言,必然寡信;把事情想的过分轻易,做事考虑不周全,必然遭受意想不到的灾难。是以,聖人反复思量研究谋画排忧解难,所以始终能消灾免难。

注释

①轻诺:轻易许诺。

轻:轻率,不稳重;不贵重,贱;轻佻;轻视,不重视。

诺:(1)(形声。从言,若声。本义:表示)

(2)同本义(一般用于上对下、尊对卑或平辈之间,卑对尊用“谨诺”)。

诺,应也。——《说文》。按,应词也。缓应曰诺,疾应曰唯。

太后曰:“诺。恣君之所使之。”——《战国策·赵策四》

孟尝君不说,曰:“诺,先生休矣。——《战国策·齐策》

又如:诺诺(连声应诺);诺唯(应诺);诺许(许诺;应允)。

(3)古时批字于公文之尾,表示许可叫“诺”,犹今签字。

《后汉书·*锢传序》:“汝南太守范孟博,南阳宗资主画诺。”

是谁画诺谁传诏,一纸明贻万国羞!——清·*遵宪《述闻》

②寡信:少信用,缺少信誉,缺乏信用;少诚信,缺少诚信,缺乏诚信。

寡:少,缺少(跟“众、多”相对);减少;舍弃。

信:诚,真心诚意,诚实,不欺骗;真实,不伪;相信,信任;不怀疑,认为可靠;守信用;证实,应验。

③多:(1)(会意。甲骨文字形,从二“夕”。表示数量大。本义:多,数量大,与“少”、“寡”相对)

(2)同本义。

多,重也。从重夕,会意。重夕为多,重日为叠。——《说文》

多,众也。——《尔雅·释诂》

(3)超出原有或应有的数目;超过正确的或需要的数目;过多。

如:多管(过问或插手与自己不相干的事)。

(4)过分的;不必要的。

如:多心(乱起疑心;用不必要的心思);多嘴(不该说而说;多说);多疑(疑虑过多;过分疑心)。

④犹难:反复思量研究谋画排忧解难。

犹:踌躇疑惧;通“猷”,谋画。

踌躇:研究,反复思量。疑惧:猜疑畏惧,疑虑而恐惧。

猷:计划,谋划;道,法则;功业,功绩。如:鸿猷(宏伟的计划);猷裕(指道,治国之本);猷绩(功绩)。

犹,或指一种多疑兽。如:《史记·吕后纪》:“犹与未决。”(索隐:“犹,猿类也。夘鼻长尾,性多疑。”)酿酒成熟糟渐少而见酒水时是酋之范式。犬、酋两范式叠加。兽进退多疑似在酝酿中是犹之范式。酝酿:造酒的发酵过程;亦借指造酒;泛指类似发酵制造的过程;比喻涵育、薰陶;比喻事情逐渐达到成熟的准备过程;犹商量,讨论;比喻事前讨论、磋商,交换意见,统一思想。

难:不容易,做起来费事;不大可能办到,使人感到困难;不好;为难,畏难;感到困难;灾祸,灾难,困苦;仇怨;诘责,质问。诘责:诘问索求。索求:求索,探索。质问:根据事实提出疑问;责问。灾难:灾祸苦难;自然的或人为的严重损害带来对生命的重大伤害。

排忧解难:排除忧愁,解除困难。排:推挤,推开;排斥,排挤;疏通,排解;冲击;劈、击。排解:排除危难;调解纠纷;解释;解脱。

资料

《韩非子·喻老》

天下有道,无急患,则曰静,遽传不用,故曰:“却走马以粪。”天下亡道,攻击不休,相守数年不已,甲胄生虮虱,燕雀处帷幄,而兵不归,故曰:“戎马生于郊。”

翟人有献丰狐、玄豹之皮于晋文公,文公受客皮而叹曰:“此以皮之美自为罪。”夫治国者以名号为罪,徐偃王是也;以城与地为罪,虞、虢是也。故曰:“罪莫大于可欲。”

智伯兼范、中行而攻赵不已,韩、魏反之,*败晋阳,身死高梁之东,遂卒被分,漆其首以为溲器。故曰:“祸莫大于不知足。”

虞君欲屈产之乘与垂棘之璧,不听宫之奇,故邦亡身死。故曰:“咎莫憯于欲得。”

邦以存为常,霸王其可也;身以生为常,富贵其可也。不欲自害,则邦不亡,身不死。故曰:“知足之为足矣。”

楚庄王既胜狩于河雍,归而赏孙叔敖。孙叔敖请汉间之地,沙石之处。楚邦之法,禄臣再世而收地,唯孙叔敖独在。此不以其邦为收者,瘠也,故九世而祀不绝。故曰:“善建不拔,善抱不脱,子孙以其祭祀,世世不辍。”孙叔敖之谓也。

制在己曰重,不离位曰静。重则能使轻,静则能使躁。故曰:“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故曰:“君子终日行不离辎重也。”邦者,人君之辎重也。主父生传其邦,此离其辎重者也,故虽有代、云中之乐,超然已无赵矣。主父,万乘之主,而以身轻于天下。无势之谓轻,离位之谓躁,是以生幽而死。故曰:“轻则失臣,躁则失君。”主父之谓也。

势重者,人君之渊也。君人者,势重于人臣之间,失则不可复得矣。简公失之于田成,晋公失之于六卿,而邦亡身死。故曰:“鱼不可脱于深渊。”赏罚者,邦之利器也,在君则制臣,在臣则胜君。君见赏,臣则损之以为德;君见罚,臣则益之以为威。人君见赏,则人臣用其势;人君见罚,而人臣乘其威。故曰:“邦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越王入宦于吴,而观之伐齐以弊吴。吴兵既胜齐人于艾陵,张之于江、济,强之于*池,故可制于五湖。故曰:“将欲翕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晋献公将欲袭虞,遗之以璧、马。知伯将袭仇由,遗之以广车。故曰:“将欲取之,必固与之。”起事于无形,而要大功于天下,“是谓微明”。处小弱而重自卑,谓“损弱胜强”也。

有形之类,大必起于小;行久之物,族必起于少。故曰:“天下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欲制物者于其细也。故曰:“图难于其易也,为大于其细也。”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故曰:白圭之行堤也塞其穴,丈人之慎火也涂其隙,是以白圭无水难,丈人无火患。此皆慎易以避难,敬细以远大者也。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桓侯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桓侯又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曰:“病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居五日,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桓侯遂死。故良医之治病也,攻之于腠理。此皆争之于小者也。夫事之祸福亦有腠理之地,故曰:“圣人蚤从事焉。”

昔晋公子重耳出亡,过郑,郑君不礼。叔瞻谏曰:“此贤公子也,君厚待之,可以积德。”郑君不听。叔瞻又谏曰:“不厚待之,不若杀之,无令有后患。”郑君又不听。及公子返晋邦,举兵伐郑,大破之,取八城焉。晋献公以垂棘之璧假道于虞而伐虢,大夫宫之奇谏曰:“不可。脣亡而齿寒,虞、虢相救,非相德也。今日晋灭虢,明日虞必随之亡。”虞君不听,受其璧而假之道。晋已取虢,还,反灭虞。此二臣者,皆争于腠理者也,而二君不用也。然则叔瞻、宫之奇亦虞、虢之扁鹊也,而二君不听,故郑以破,虞以亡。故曰:“其安易持也,其未兆易谋也。”

昔者纣为象箸而箕子怖,以为象箸必不加于土铏,必将犀玉之杯;象箸、玉杯必不羹菽藿,则必旄、象、豹胎;旄、象、豹胎必不衣短褐而食于茅屋之下,则锦衣九重,广室高台。吾畏其卒,故怖其始。居五年,纣为肉圃,设炮烙,登糟丘,临酒池,纣遂以亡。故箕子见象箸以知天下之祸,故曰:“见小曰明。”

句践入宦于吴,身执干戈为吴王洗马,故能杀夫差于姑苏。文王见詈于王门,颜色不变,而武王擒纣于牧野。故曰:“守柔曰强。”越王之霸也不病宦,武王之王也不病詈,故曰:“圣人之不病也,以其不病,是以无病也。”

宋之鄙人得璞玉而献之子罕,子罕不受。鄙人曰:“此宝也,宜为君子器,不宜为细人用。”子罕曰:“尔以玉为宝,我以不受子玉为宝。”是鄙人欲玉,而子罕不欲玉。故曰:“欲不欲,而不贵难得之货。”

王寿负书而行,见徐冯于周涂。冯曰:“事者为也,为生于时,知者无常事;书者言也,言生于知,知者不藏书。今子何独负之而行?”于是王寿因焚其书而舞之。故知者不以言谈教,而慧者不以藏书箧。此世之所过也,而王寿复之,是学不学也。故曰:“学不学,复归众人之所过也。”

夫物有常容,因乘以导之。因随物之容,故静则建乎德,动则顺乎道。宋人有为其君以象为楮叶者,三年而成。丰杀茎柯,毫芒繁泽,乱之楮叶之中而不可别也。此人遂以功食禄于宋邦。列子闻之曰:“使天地三年而成一叶,则物之有叶者寡矣。”故不乘天地之资而载一人之身,不随道理之数而学一人之智,此皆一叶之行也。故冬耕之稼,后稷不能羡也;丰年大禾,臧获不能恶也。以一人之力,则后稷不足;随自然,则臧获有余。故曰:“恃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也。”

空窍者,神明之户牖也。耳目竭于声色,精神竭于外貌,故中无主。中无主则祸福虽如丘山,无从识之。故曰:“不出于户,可以知天下;不窥于牖,可以知天道。”此言神明之不离其实也。

赵襄主学御于王子期,俄而与於期逐,三易马而三后。襄主曰:“子之教我御,术未尽也?”对曰:“术已尽,用之则过也。凡御之所贵,马体安于车,人心调于马,而后可以进速致远。今君后则欲逮臣,先则恐逮于臣。夫诱道争远,非先则后也,而先后心在于臣,上何以调于马?此君之所以后也。”

白公胜虑乱,罢朝,倒杖而策锐贯颐,血流至于地而不知。郑人闻之曰:“颐之忘,将何为忘哉!”故曰:“其出弥远者,其智弥少。”此言智周乎远,则所遗在近也。是以圣人无常行也。能并智,故曰:“不行而知。”能并视,故曰:“不见而明。”随时以举事,因资而立功,用万物之能而获利其上,故曰:“不为而成。”

楚庄王莅*三年,无令发,无*为也。右司马御座而与王隐曰:“有鸟止南方之阜,三年不翅,不飞不鸣,嘿然无声,此为何名?”王曰:“三年不翅,将以长羽翼;不飞不鸣,将以观民则。虽无飞,飞必冲天;虽无鸣,鸣必惊人。子释之,不谷知之矣。”处半年,乃自听*。所废者十,所起者九,诛大臣五,举处士六,而邦大治。举兵诛齐,败之徐州,胜晋于河雍,合诸侯于宋,遂霸天下。庄王不为小害善,故有大名;不蚤见示,故有大功。故曰:“大器晚成,大音希声。”

楚庄王欲伐越,庄子谏曰:“王之伐越,何也?”曰:“*乱兵弱。”庄子曰:“臣患智之如目也,能见百步之外而不能自见其睫。王之兵自败于秦、晋,丧地数百里,此兵之弱也。庄蹻为盗于境内而吏不能禁,此*之乱也。王之弱乱,非越之下也,而欲伐越,此智之如目也。”王乃止。故知之难不在见人,在自见,故曰:“自见之谓明。”

子夏见曾子。曾子曰:“何肥也?”对曰:“战胜,故肥也。”曾子曰:“何谓也?”子夏曰:“吾入见先王之义则荣之,出见富贵之乐又荣之,两者战于胸中,未知胜负,故臞。今先王之义胜,故肥。”是以志之难也不在胜人,在自胜也,故曰:“自胜之谓强。”

周有玉版,纣令胶鬲索之,文王不予;费仲来求,因予之。是胶鬲贤而费仲无道也。周恶贤者之得志也,故予费仲。文王举太公于渭滨者,贵之也;而资费仲玉版者,是爱之也。故曰:“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知大迷,是谓要妙。”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