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圣人何以不病道德经第7071章注 [复制链接]

1#
治白癜风的外用药 http://news.39.net/bjzkhbzy/180502/6205113.html

两章实际上论述了一个问题,即关于“知”的问题,所以将两章放在一起注读,以便于全面理解原文。

本文以帛书甲本为主,以帛书乙本为辅,以通行本托底,对两章进行注读,帛书参照高明校对后的帛书甲本乙本。

主要参考书目:

1、高明:《帛书老子校注》,中华书局,.北京第2版。

2、陈鼓应:《老子今注今译》,中华书局,.7北京第1版。

通行本: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言有宗,事有君。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人被褐怀玉。

知不知,上;不知知,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圣人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

校注本:

吾言,甚易知也,甚易行也;而人莫之能知也,而莫之能行也。言有宗,事有君。夫唯无知也,是以不我知,知我者希,则我贵矣。是以圣人被褐而裹玉。

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矣。是以圣人之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

帛书《老子五千言》

字句注释:

吾言:这里指我的学说、言论、主张。

甚:副词,极其,非常。

人莫之能知:甲本为“人”,乙本和通行本都为“天下”,而唐代傅奕本和宋代范应元本均同于甲本。在春秋末战国初老子著书时期,“人”的含义和汉以后“人”的含义是有区别的。“人”主要指贵族士大夫,而民则主要指平民、奴隶。可能因为贵族少,而平民奴隶多,当指代一个群体时,则用“民”表示。所以文中的“人”不是指平民百姓,而是指贵族统治阶级。

而“天下”一词,先秦时指普天之下,乃至宇宙的概念,远远大于一国的概念。在汉朝形成稳定的大一统格局后,天下和国家有时成为一个相等的地理概念,但在先秦时,用“天下”一词显然范围取得太大了,老子不会这么自大的。所以原文当为“人莫之能知”,帛书乙本抄写时才按汉朝的观念,替换成了“天下莫之能知”。

言有宗,事有君:言:这里的言指*令等。宗:根本,本原。君:主体,主宰。言论有了根本,做事就能抓住关键。意即找到了治*的根本思想,就抓住了治*的关键。

是以:因此,所以。

无知:无人知晓。

不我知:宾语前置,即“不知我”,“我”在本文都是指代“吾言”,不是说不知道我这个人,而是不知道我的学说。

这里和《论语》:“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用法相同。并不是说: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生气,这不是君子的修养吗?你谁啊?别人一定要了解你,知道你。而是说别人不了解,不采纳我的学说,这去诸多书籍解释略有肤浅。

老子、孔子的观点虽然不同,但其目的都是希望自己学说为统治者所采纳,但是他们在世时,由于当时处于大争之世、天下混战,各国统治者都认为他们的学说不合适宜,没有一国愿意采纳。

则:效法、学习。

希:通稀,贵,珍贵。物以稀为贵,“贵”比“希”更加“稀有”。

是以圣人被褐而裹玉:“被”通“披”,褐:粗布衣服,裹:包,缠绕,义同怀。玉这里是比喻,比喻治国的才能和学说。

所以圣人就好像是一个怀揣美玉却穿着粗布衣服的人。人们只看到了圣人简陋的衣着,却不知粗布衣服里面包裹的宝玉啊。

这是指责当时求贤若渴的各国统治者,一方面希望获得治国的圣人,另一方面对真正的圣人却又看不上,直把珠玉当瓦砾。

尚矣:尚通上,通行本为上。矣,文言助词,直陈语气。

夫唯:夫发语词,表提示作用,唯,只。

病病,前一个动词,后一个名词,缺点,毛病。

夫唯病病,是以不病:帛书甲乙本都没有这句。从句意上看,其意和后面“圣人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相重合。从“夫唯病病”句式结构看,“夫唯病病,是以不病”当是原来读书者对“圣人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作的笔记,写在原文右边的,而抄书的人,把其当作了正文,而插入到了中间,这种句式窜入在古代手抄书的年代很常见,很多古代典籍,都存在这一现象。

全章译文:

我的学说,非常易于了解,也非常易于实行啊。而统治者们却没有一个人能了解它,没有人能实行它。*令有了根本指导思想,治*就抓住了关键。只是他们无人知晓这个道理啊,所以他们不了解我的学说,了解我的学说的人已经很稀少了,而效法推行它的人更是非常珍贵了。所以圣人就好像是一个怀揣美玉却穿着粗布衣服的人。(人们只看到了圣人简陋的衣着,却不知粗布衣服里面包裹的宝玉。)

知道自己有所不知,是上佳智慧的人,不知道却自以为知道,这是缺点。圣人之所有没有缺点,正是因为他把自己的缺点当缺点,所以最后他没有缺点。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