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道德经第十二章圣人为腹第十三章宠辱两 [复制链接]

1#

第十二章圣人为腹

原文: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译文:

缤纷多彩的颜色使人眼花缭乱,各种动听的声音使人听觉迟钝,多种可口的滋味令人口感麻木,纵马打猎令人心发狂,稀有的物品令人行为不轨。因此,圣人只求饱腹而不求炫目,舍去外在的诱惑,而只留取内在的满足。

解析:

这一章前三句说的是人的感官,第四句深人到了人的心理,而最后一句提到人的行为。“五色”指青、红、*、白、黑这五种颜色;“五音”指宫、商、角、徵、羽五种乐音;“五味”指苦、甜、酸、咸、辣五种味道。

其实,也不必这样拘谨来理解,“五色”“五音”和“五味”可以看作是泛指一切色彩、音乐和味道,尤其指悦目的色彩、动听的音乐和可口的味道。

我们或许会认为,在生活中拥有这么丰富的色彩、音乐和味道是一种很享受的事,然而老子却认为:缤纷多彩的颜色使人眼花缭乱;各种动听的声音使人听觉迟钝;多种鲜美的滋味令人口感麻木。

表面看似乎这话说得很没道理,人们都为生活的单调而苦恼,哪还会因为生活的丰富多彩而不高兴呢?可只要深入去想,就会发现老子所讲的道理非常实在,因为过分陶醉于声色之中的确有伤于健康。

古代与现代相比,生产力可谓十分低下,能够将肚子吃饱就很不错了,美味往往是奢求。但这只是对于普通百姓而言的,至于那些达官贵人,就是另一番情形。

在古代,权力最大、财富最多的莫过于皇族,有这么句话叫做:“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也就是说,整个天下都为帝王一人一家所有,这就是所谓的“家天下”。

天子拥有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富,生活可以说最为优渥,声色之想、口腹之欲的满足当然不在话下。然而查一查历史就会发现,古来君王大多寿命不长,排除遭受谋害因素,寿终正寝的君主平均寿命也很短。诚然,在古代,人的平均寿命远没有现代人的高,但古代人寿命低的基本原因就是生活条件的恶劣。想一想,如果连吃饱穿暖都很成问题,又哪谈得上养生健体呢?

至于缺医少药,更是极为常见的事。但帝王并不存在这方面的问题,即使古代的医疗技术还不够发达,但至少在当时,帝王所享有的应当是最佳医疗。但中国在两千多年间所产生的几百个皇帝中,活到了70岁以上的帝王只有10人左右。其实,古代高寿的人并非罕见。比如唐代著名的医药学家孙思邈就活了岁,而先秦时期的几大思想家孔子、孟子、庄子、墨子、荀子等人,都活到了七八十岁,韩非子虽然只活了五十几岁,但他是被害而死的。

这说明只要保养得宜,即使在古代,一个人也可以高寿。而享有高寿条件的历代皇族的寿命却令人失望。就拿最近的清朝来说,虽然出了一个中国历史上最高寿的皇帝乾隆,但是顺治帝只活了24岁,咸丰帝活了31岁,同治帝活了19岁,光绪帝38岁。

如果不计清朝灭亡时只有6岁的末代皇帝溥仪,那么有清一朝11个皇帝中,有四人是在40岁前就死掉了的。高寿的乾隆皇帝共有17个儿子,有7人不到10岁就夭折,长到成年的10人中有四人只活了二十几岁,寿命在30岁以上的仅有6人,而活到了七八十岁的仅有两人。

乾隆时代史称盛世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就是在乾隆时期奠定下的,当时可以说是四海升平。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皇家自然更是富不可言,精神上的忧虑也很少,因为不必像王朝初创之时那样兢兢业业、如履薄冰,也不必像动荡的末代那样为自家的江山如何保住而苦苦忧愁。

那么,这些贵为金枝玉叶的皇子们如此短命,问题出在哪呢?除了部分*治斗争的人为因素,恐怕就出在老子所说的“五色令人目盲”上。

老子生活在两千多年前物质匮乏时代,但是他已指出了过度享受给人带来的危害。近年,由于人们的饮食营养过剩以及运动减少,导致高血压、脂肪肝、糖尿病、冠心病、肥胖症等病症增多,因为这些病症高发于生活条件较为富裕的地区,所以称之为“富贵病”。

几十年前,很多中国人还因为吃穿而愁虑,现如今刚步人初步富裕的小康社会,富贵病就开始困扰人们。目前,中国高血压、脂肪肝、糖尿病患者的人数在日益增加。另外,由于学生课业负担沉重和电视、电脑等电子产品的普及,近视的发生率也呈逐年增高趋势,这正体现了老子所说的“五色令人目盲,五味令人口爽”。

还有,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在疾病诱因中的比重也越来越大,而这种污染和破坏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人们的贪欲引起的。

这些都说明,人类在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巨额财富的同时,也付出了相当高昂的代价。

第十三章宠辱两忘

原文: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上,辱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译文:

得宠与受辱都好像受到惊吓一般,重视大的祸患就如同重视身体一样。什么叫做宠辱若惊呢?因为得宠就会担心失宠;而失宠就会感到受辱,这就叫做宠辱若惊。什么叫做贵大患若身?我之所以有大患,是因为我有身体,如果没有了这个身体,我又会有什么祸患呢?所以,像重视自己的身体一样在意天下的人,才可以将天下交付给他;像爱惜自己的身体一样爱护天下的人,才能够将天下委托给他。

解析:

这一章老子谈了两个问题:一个是如何面对宠辱,另一个是如何看重自己的身体。

其实也可以说是一个问题,就是如何看待人生的荣辱得失。老子解释了“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上,辱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老子认为得宠是卑下的,这乍听起来令人难以理解,因为受宠是被别人看重,怎么会是卑下的呢?

原因就在于双方地位的不平等,所谓“宠”者,是一种上对下的关系,而下对上,无论怎样爱戴,都不能叫“宠”。在古代,“宠”又特别用于皇帝对他人的赏爱,还有一个与“宠”很相近的词是“幸”,皇上去某地,或者宠爱某人,就叫做“幸”,“宠”、“幸”二字也经常连用。很明显,受宠或得幸是被动的,只有地位在上者对自己给予青睐,自己才能够得到宠幸,说到底,得宠是一种接受施与的关系。

“宠幸”这个词在古代用的最频繁也就是皇帝的那些妃嫔们。皇帝往往拥有数量众多的妃子,但他不大可能对每个人都平等待之,其中必然有某些人得宠,而某些人不得宠,还有某些人失宠。

由此,得宠者荣耀加身,而失宠者则会成为冷宫怨妇。当年,杨贵妃受到唐玄宗宠幸,杨氏一家都受到封赏,其父亲被追封为太尉和齐国公,叔叔擢升光禄卿,母亲封为凉国夫人,大姐、三姐和八姐分别封为韩国夫人、虢国夫人和秦国夫人。族兄杨锸、杨和、杨钊(即杨国忠)分别被封为鸿胪寺卿、御史和右丞相。以至于白居易在《长恨歌》中写道:“姊妹兄弟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

但到马嵬兵变时,杨国忠被杀,杨贵妃被赐死,一家人多数落得可悲下场。一荣一辱,真是天差地别。老子讲的是“宠辱若惊”,而实际上要告诫的是“宠辱不惊”。为什么应当做到“宠辱不惊”呢?因为宠和辱都是外在的,无论是得到了宠爱,还是遭受了侮辱,都只意味着他人对待你的态度而已,于你本身并没有什么改变。

对你最为重要的不是别人对你的看法,而是你自身所具有的真实价值。一个人最高的满足是得自内心的。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有一个十分著名的“需要层次”理论,这一理论把人的需求由低到高分为生理、安全、归属、爱、自尊和自我实现五个层次。

分析可以发现,这五个需求层次中,前四种需求大体上是通过外在的关系而获得的,而最高层次的自我实现的需求则源自于一种内在的体验。什么叫做“自我实现”呢?“自我实现”不是自己想要拥有多少财富或其他什么东西并得到了,这不叫做自我实现,这只是满足了自尊。那么,真正的自我实现是什么呢?

它指的是当一个人自身的潜能得到极大发挥时,在内心深处所感受到的生命的满足感。马斯洛为此特别提出了“高峰体验”这个概念。所谓“高峰体验”,指的是一种发自心灵深处的颤栗、欣快、满足的超然情绪体验。

马斯洛认为:处于高峰体验的人具有最高程度的认同,最接近自我,更深刻地说,是最接近其真正的自我,达到了自己独一无二的人格或特质的顶点,自我的潜能发挥到了最大的程度,另外,获得了高峰体验的人,或者说达到了自我实现的人,会更少地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