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道德经第四章中留有老子助人悟道的 [复制链接]

1#

人们修“道”悟“道”,是为了自己更有能量、有涵养,懂得谦虚,能包容,能取舍,无论盛世、乱世都能从容处世、安享太平。而“道”是什么?如何悟“道”从古至今,多少仁人志士,前仆后继,仅“道德经”就不知被注释了多少回,然而又有谁真正得“道”了?其实,“老子”已经将得到的捷径告诉世人,只是被古人抬高意境,“道”落在世人面前都没人敢相信。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大“道”是万物存在的根源,与万物一体,又高于万物,在万物中得以表达,万物确不能诠释它“而用之或不盈”,世界一切的存在、变化、发展都离不开它“似万物之宗”。抛开它的强大,解开它与世界其他存在的纠缠,剥开它神秘的外衣,用同一切存在平等的视角对待它,让它成为身边的“道”,我们就能够抽象的把握它的存在“湛兮,似或存”。不论谁要悟“道”(“吾不知谁之子”,“道”被谁悟得),这个“道”都必须是像大帝般在最初修“道”之前就要立大志建立先天“道基”,从而找到自己的历史使命、社会使命、家庭使命等并“不忘初心”将之贯彻始终(象帝之先)。当然那样的道是包罗万象需要“坚定初心”去导航的大道,“老子”在这里告诉人们要注意把握跟自己相关,就在身边的“道”,道已融入生活细节(和其光,同其尘),需要细心体悟,牢记“先”对于人们就是与自身想和的那一点“道”的空灵,养而成“象帝”搬的“人生大目标”(对社会、族群有功德更接近“道”,精神境界另类玄“道”当有另一方面“道”的感悟)。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