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道德经第二十三章讲解 [复制链接]

1#

原文:

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

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

译文:

不言*令不扰民是合乎于自然的。狂风刮不了一个早晨,暴雨下不了一整天。谁使它这样的呢?天地。天地的狂暴尚且不能长久,更何况是人呢?

所以,从事于道的就同于道,从事于德的就同于德,从事于失道失德的人行为就同于失道失德的人。同于道的人,道也乐于得到他;同于德的人,德也乐于得到他;同于失道失德的人,失道失德也乐于得到他。

解析:

这章讲的是治国,其内容相对适合老子讲给当时的贵族如何做人。既然希望贵族们做的,那么他们的一言一行就影响着当时诸侯国的实际状况。

第一段,少发号施令一直是老子的*治主张,在第五章中就讲到“多言数穷、不如守中”。不断变更施*的规则,百姓就穷于应付,反而形成扰民的行为。所以合乎自然规律的施*者是如第二章说的“处无为之事、行不教之言”,很少发号施令的。同时用了一下比喻来说明这个问题:

将天地自然规律运用于治国的理念一直是老子的理想,而狂风刮不了一个早晨、暴雨下不了一整天,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是天地。说明太急于完成一件事是不符合规律的,就像狂风暴雨不能持久一样。我们历史书中通常评价古代有一句“苛*猛于虎”,但猛于虎的苛*基本没有长久的。嬴*统一六国后实行了三项*策,一项是以蒙恬为首修长城来抵抗匈奴、一项是修驰道、一项是修皇陵,看起来这些基本是需要做的。但在当时刚结束战争,百姓需要修养生息的时候采取的这些措施给百姓带来了很大的痛苦,百姓背井离乡去做这些苦役,于是有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沉重地打击了秦朝的统治,有了随后而来的项羽、刘邦灭秦。

天地的狂暴尚且不能长久,更何况是人呢?应该做到如十七章说的“悠兮贵其言”,即悠闲一点,发号施令少一点。如果嬴*不搞这些劳民伤财的事情,陈胜吴广当时就不会举旗子。那么,秦朝的灭亡可能就会是嬴*死后内斗造成的,而不会以那么快的速度被刘邦的汉朝所代替。再如,我们看宫廷剧东汉是宦官专权引起的灭亡,但从历史角度看,*巾*的推波助澜作用是不可小觑的,董卓等是看到了东汉国民生活疾苦、国家很弱才敢如此放肆的。如果国民生活稳定,那几个宦官会被朝臣们逐步惩治的,朝中的乱象也就不存在了,东汉的统治时间也就延长了。

第二段,老子教导当时的贵族们怎么做才能统治好国家呢?运用了递进、对比的手法,希望贵族们提高自己的修养,做有利于百姓生活的统治策略。

这里说明了诸侯用什么方法治理国家,即“从事于道者同于道”;诸侯王遵循天地自然规律,那么他的做法就符合这个规律,进而他的施*策略也是符合这个规律的,百姓的生活也是好的;“德者同于德”,有德的人,他的行为规范符合“德”的范畴,实行的*策也是根据自己的品德来做的,依照自己对天地万物的理解来做;“失者同于失”,因为这种人即不遵循自然规律、也不按照理解的自然规律来做,所以失道失德的人行为就类似于失道失德的人。这三句话主要说明人的行动是跟随思想而变化的,具有什么思想的人做什么事情,所以对人的思想教育从古到今是不能或缺的。

“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行为与道相同的人,“道”也乐于接纳他,他的行为越来越符合“道”的内涵,周围也聚集遵循“道”的人,在这个环境中“道”也一步一步得到发展,而所做的事情会越来越符合天地自然的运行规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行为与“德”相同的人,在他的周围同样会聚集品德良好的人、做出品德良好的人做的事情。“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即无道无德的人,同样是身边聚集无道无德的人,做的事情既不符合“道”的要求,也没有良好的品德,施行的*令应该说是祸国殃民的,百姓会处于痛苦之中。这三句话同我们平时说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人以类聚、物以群分”,什么样的人身边的人就和他是同类、或相近的,这样做出来的事情也是基本相同的。老子对这种现象提出并予以指导,希望贵族们不要去做失道失德的人,做行为规范符合“道”与“德”的要求的人,这样才能教化百姓,做一个好的统治者。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