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道德经第四章最早提出虚体物质的概念 [复制链接]

1#
湖南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rczy/161215/5117681.html

原文:

道,冲①;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②。挫③其锐④,解其纷⑤,和⑥其光⑦,同⑧其尘⑨,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⑩之先。

注释:

①冲:横冲直撞,无处不在,天下任我行,指“道”的性格特征。

②宗:根源,起源,也指终点、归宿,老子认为万物都是轮回的,起点就是终点。一个人只要后代延续不断,最后的归宿就是他的灵位摆放在宗庙中,他的后代会去祭拜他。

③挫:打磨,折断,反复改变方向使之脱落。

④锐:尖角,尖锐的棱角。

⑤纷:柔性的线状物错乱地缠绕在一起,交错成结,引申为丝带等。

⑥和:融合,互相接受,互相渗透,调和,比对等。

⑦光:原意是光芒,这里指颜色。

⑧同:聚集;会合,这里指收集。

⑨尘:意是细小的灰尘颗粒,这里指微粒。

⑩帝:起源始祖,天地衍生出来的第一代具有属性的生物,引申为中华民族有记载以来的始祖伏羲与女娲。

译文:

道到底是什么属性呢?感觉它能横冲直撞,无处不在。假如把它当容器使用,怎么也装不满,像个无底洞,太深了,好像是是万物的起点也是万物的归宿。

道究竟是什么样的物质呢?假如道是坚固的块状物体,我就要挫去他的一个锐角,观察他是什么材料?假如道是柔性的扭成一团的软体,我就要解开缠绕在外面的覆盖物,观察他是什么形态?假如道是有色彩的透明体,我就要拿着他与太阳光融合对照,观察道是什么颜色?假如道是粉末状的物体,我就想收集到他的微粒,观察道的微粒的特性与灰尘有什么不同。经过这一番探究,什么也没观察到,发现道是无形、无影,无色、无微粒的属性,太清澈透明了。可是总感觉道是存在的,我不了解道到底是怎么产生出来的,好像产生于天地之前。

领悟:

这一章老子首次提出存在于人类意识之外的物质的概念,用实实在在的研究方法对道这种物质进行探究,也告诉我们对待世间事物要以认真的负责任的科学的态度,也就是第一章里说的用“常有欲”和“玄之又玄”的方法,才能打开众妙之门。首先假设把道当成器物使用,发现道并不是器物;又做了各种假设,结果没有观察到道的形状;没掌握到道是硬的还是软的;没看到道的任何色彩;也没有捕捉到道的任何微小颗粒。最后才得出模糊的结论:虽然没捕捉到道的蛛丝马迹,可是道依然存在,而且永恒存在,比天地都久远。

本章内容的知识要点:

1、道无处不在,做任何事情都有方法论,方法也与时俱进,万物都是运动变化的。

2、研究事物要从实际出发,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

3、道是虚体物质,实际存在于人类的意识之外,又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

4、老子是最早认识到物质与意识关系的学者,最早提出了虚体物质的概念。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