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生命归于虚无道德经高屋建瓴的解读 [复制链接]

1#

原文: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释义:世界的“道”,如果由人去说道,说出的就不是世界本来的“道”。对世界的意义,如果由人去规定,规定的就不是世界本来的意义。万物在天地未孕育之时,用“无”来命名;成为万物后,用“有”来命名。“道”常表现为“无”,人们可以在“无”中观到天地的微妙;“道”又常表现为“有”,人们可以在“有”中观到万物的功用。“无”与“有”同出于“道”,因为有所不同,所以有了“无”与“有”这样不同的名称。“无”与“有”既不同,又同出,称为“玄”。“无”化为“有”,“有”又化为“无”,循环往复,世界的一切奥秘都在其中。

《道德经》又名《老子》

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即道不可以由人强行来理解,否则就会理解误转发生偏差,而《道德经》中的“大道”,这才是人们真正要理解的“道”,不同于人所强行理解的那个“道”。

老子又说:“名,可名,非常名。”“名”指“名称”。万物本来没有名称,是人赋予了万物以名称,人同时也赋予了理解世间万物背后运转本质的“道”这个名称,人类对“道”乃至对世界万物的理解都是通过“名”即命名来实现的。

就如同对于猪来说,蠢笨、懒惰、邋遢真得是它本身的意义吗?当然不是,这只是一种“拟人”的修辞手法,所展现的并不是事物本身,只是人所理解的意义而已。正是因为“名”反映的是人所理解到的意义,而不是事物本身的意义,所以当人去回答“道是什么”这个问题,自然就充满了风险与未知。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而人之所以能够把握住“道”的关键,则取决于两个条件:一是“道”自然呈现,二是“人”自我超越。

而《老子》一书中,“无”是老子经常讲到的,又是格外重视的,因为“无”的作用经常被人所忽视。万物的“生”,是由“无”到“有”;万物“死”,是由“有”到“无”,正是因为有了“无”,世界才能运动,万物也才能够相互转化。

再之后老子提出:“无,名天地之始。”,这一概念在常人看来就非常难以理解。为什么把“天地之始”称为“无”呢?事物的本源,难道一开始都是不存在的吗?

“道”的概念

宇宙万物包括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等一切运动,都是遵循“道”的规律而发展变化。在这一章里,老子说“道”产生了天地万物,但它不可以用语言来说明,而是非常深邃奥妙的,并不是可以轻而易举地加以领会,这需要一个从“无”到“有”的循序渐进的过程。

其实是老子认为,一方面,“天”与“地”,宇宙万物的尺度与时空规模都是无限大,一望无际的;另一方面,万物生于天地宇宙,死后又返回天地宇宙,天地好像是生命的“大门”,生机勃勃,生生不息。作为生命降生到这个世界就是“生”,也就是“有”,而还未曾作为生命出现,或者已经没有了生命的一面,都是“死”,是“无”。

地球之外,又是否是一片死寂呢?

于是“天地之始”就是万物还未从“大门”中出来的那种状态,即“无”的状态,并未展示出神奇勃勃的形态。所以,老子说:当生命展示出生机勃勃的一面的时候,人们可以在“有”中观到万物的功用。而当生命平静地归于虚无的时候,人们则可以在“无”中,体会到天地的微妙。不管是“有”的功用,还是“无”的微妙,或者是“有”与“无”的相互转化,都是“道”在作用在表现。

“道”是一向敞开着的。生而不易,人为了能体会到到“道”,不仅仅是要求“道”自我呈现,更多的还是生命得以启迪智慧,把握住生命背后促使生命得以生机勃勃的力量,做到“人”的自我超越,在“无我”中旁观“大道”,从“有”“无”中体会“常道”。

-TheEnd-

期刊目录:《老子》第一章:总结

作者

一夜飞渡镜湖悦

一群热爱智慧的人

参考资料:《道德经》

《道德经句读》

《道德经的现代意义》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