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解释:受宠和受辱一样,都会令人惊惕不安。我们害怕或担心大灾大难的降临,其实就是在顾惜自己的身体和生命。
为什么说无论受宠还是失宠都会令人惊惕不安呢?一个地位低下的人忽然得到了某种礼遇或恩惠,从而获得了权力和财富,于是他由贫变富,由贱变贵。这个突然到来的幸福除了会给他带来喜悦和满足之外,更多还会是惊悚和疑虑。为什么幸运之神偏偏会降临在自己头上?这到底是真还是假?它什么时间又会突然走掉?或者它的到来是否还会给自己带来某个厄运?反之,一个富贵的人突然的遇到某个灾难,从而由富变贫、由贵变贱。那么这个变故会令他惊惕不安便更不待言了。所以说荣华富贵(权力和财富)对世人而言,得到会让人惊惕不安,失去了也会令人惊惕不安。这就叫做“宠辱若惊”。通过这个道理我们应当认识到权力和财富这些事物,无论得失皆于人们的身心有害。
为什么担心灾难就是在顾惜自己的身体和生命呢?我们之所以担心灾难和祸害,不就是害怕它们会伤害自己的身体和生命吗。要是我们没有这个肉身,谁还会去害怕什么灾难和祸害。所以说担心祸患,就是出于保护自己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本能。正是由于我们有这个肉身,有对健康和生命的顾虑,有渴望荣华富贵的欲求,所以我们不能做到无私无我。正如前文所述“宠辱皆惊”,权力和财富无论得失皆于身心有害。对于身心健康和生死的忧虑,如幽灵一般侵蚀着我们的精神,使我们不能得片刻的安宁。那么我们如何才能做到无私无我呢?我的身体不是为我自己而存在的,它是为了他人,为了百姓谋福祉而存在的。全心全意的为人民服务是我的职职责和使命。为百姓谋福,为社会谋幸福是比自己健康和生命重要千倍万倍的事情。所以只要我活着我就会全心全意的为他人为社会而工作,丝毫不顾及个人的荣辱得失。如果真有这样一个人,那么他将会得到全体社会成员的尊重、爱戴和珍惜的。为了工作他无瑕照顾自己的健康,不能顾及自己的生命安危。百姓人民就会关心他照顾他,他高风亮节,淡泊名利,百姓人民就会尊之为长、敬之为师。处处以他人为贵,必然会得到他人以我为贵,以爱他人为爱,必然会得他人以爱我为爱。无私无我的人表面上看上去是失了,然而却能得到全天下百姓的尊敬和爱戴;自私自利,处处为已的人,表面上看是得了,但却失去了百姓,失去了人心。所以他的得必不能长久。这里讲的也是以其无私而能成己私的道理,强调无私是大同社会最高的道德标准。一心一意的为他人,丝毫的不为自己,如人人都能够保有此德,社会便能够进入大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