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初识老子多版并读道德经第二章 [复制链接]

1#

楚简、帛甲、帛乙出自:中国哲学电子书计划

河上、王弼、傅奕出自:中国古典藏书03道藏

始:作为动词有“谋划”之意。

声:泛指一切声音。

音:专指有节奏的音乐。

“故”字衍,楚简甲本、帛书甲本、帛书乙本皆无此字。

“倾”当为“涅”或“盈”。楚简甲本作“涅”,帛书甲、乙本作“盈”。《字汇补水部》“涅,音盈。‘涅”读为“盈”。汉人避汉惠帝刘盈讳。改“盈”为“倾”。

“前”当为“先”。楚简甲本、帛书甲本、帛书乙本皆作“先”。

“随”后脱“恒也”二字。帛书甲、乙本皆有“恒也”二字。

“处”当为“居”。楚简甲本、帛书甲本、帛书乙本皆作“居”。

“为”字衍,楚简甲本、帛书乙本皆无“为”字,“不”皆作“弗”。

“生而不有”四字衍。楚简甲本、帛书甲本、帛书乙本皆无“生而不有”。

“为而不恃”之“恃”当为“志”,“不”当为“弗”。楚简甲本、帛书甲本皆作“为而弗志也”。“志”读为“恃”。志从之声,恃从寺声,寺从之声。志、恃皆属之字声系,可以通用。古本作“志”,是用通假字。傅奕本作“恃”,是改借字为本字。

“功成不处”之“功”字衍,“成”后脱“而”字“不”当为“弗”,“处”当为“居”。楚简甲本作“成而弗居”。帛书甲、乙本皆作“成功而弗居也”,“功”字、“也”字衍。“成而弗居”与前文“作而弗始,为而弗志”句式相同。“作”、“为”皆为单音节动词,“成”亦为单音节动词。“作而不始”、“为而不恃”都有“而”字,“成”字后也应有“而”字。

“夫惟不处,是以不去”之“不”当为“弗”,“处”当为“居”。楚简甲本、帛书乙本“不”皆作“弗”。帛书甲本夺第一个“弗”。楚简甲本、帛书甲本、帛书乙本“处”皆作“居”。“处”、“居”同义。

天下人都知道美、善,这就不好了;有无,难易,长短,高下,音声,先后——对立面是永远存在且相互作用的,有和无相互滋生,难和易互相成就,长和短相互显示,高和下互相充实,音和声互相混杂,先和后互相接随。所以圣人处世顺其自然,行教不凭借言语。万物兴起而不为作谋划,有所作而不凭心愿所往,做成了而不去占据。正因为不占有,也就无从失去了。

一、“有无之相生”跟“有无相生”,是否同一层意思?

“一阴一阳之谓道”和“一阴一阳谓道”,这个“之”字的具体含义是什么?对句子所表达的含义有无影响?在楚简中“天下之物生于有,生于亡”,亡就是无的意思,帛书以及后世的版本都是“天下之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到底是万物同时是生于有和无?还是无中生有?

二、如何理解“不言之教”?

对于“无为之事”后文六十四章有详细的讲解,但是“不言之教”似乎原文诠释的并不多,那么如何用老子的原话,老子的思想,老子的逻辑,来解释“不言之教”呢?

极简史:《道德经》的来龙去脉

初识老子:多版并读《道德经》第一章

注:插图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与本文作者联系!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