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半部论语治天下,那另外一半呢 [复制链接]

1#

古人云:半部论语治天下,那另外一半呢?

半部论语治天下,这句话要从赵普密室读书讲起。话说当年赵普被宋太祖劝学后,赵普没少读书,每天回到家里的要做的一件事就是要看看《论语》,并且晚年更是手不释卷。

据宋史记载,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及次日临*,处决如流。既薨,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仅从这段记载来看,赵普被宋太祖劝学后,赵普没少读书,每天回家都要看看《论语》。

“半部论语治天下”说法的由来,最早是在南宋。

赵普,一代勋臣也,东征西讨,无不如意,求其所学,自《论语》之外无余业。注:赵普曰:《论语》二十篇,吾以一半佐太祖定天下。——林駧《古今源流至论》

弄清了事情的由来,那么就要问一问古人为什么要讲“半部论语治天下”,为什么是半部?而不是整部,另外一半治天下的学问是什么?

《论语》作为儒家的经典,是孔老夫子和其弟子论道的结语。主要的中心思想就是“忠、孝、仁、义、信、和、平、齐”,是为人处事的根本,是立身之本,是人与人交往的基础,忠于自己的品德修养。从这些中心思想来看,其做为治天下的纲目,可以说是非常合乎人性,合乎人心,合乎中国人的民族性。

从以上的观点来看,儒家的中心思想主要体现在于人,这个叫做“人本位”,如果要做为治天下的中心思想还远远不够。“治天下”,不仅要从人性的角度出发,更要合乎天性,合乎自然。

既然要合乎人性,合乎天性,合乎自然,那就非有道家思想不可。作为治天下的目标,儒家思想最多只能占一半,另外一半的治国理念就非道家思想莫属。真正要想治天下光靠儒家思想是不够的,并且它的中心思想要比道家思想还要次一个等级。为什么这样讲?凭什么这样讲?我们来听听老子在《道德经》中是怎么说的。

《道德经》第十七章中,老子是这样说的,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从老子的观点来看,他认为“治天下”有四个等级。第一等的就是,太上,不知有之;这也是道家思想最上等的治国理念。太上,不知有之;就好比鱼和水的关系,鱼不会说,水啊,你真是供养我生命的源泉啊。水也不会觉得你这个鱼,怎么整天在这里搅混啊。他们两者之间彼此相互容纳,和谐相处,彼此之间不给对方带来压力。

其次,亲而誉之;这就是儒家所提倡的“礼乐”以安百姓。大家相互尊重,礼尚往来。但是,这可能往往就会给对方造成很大的压力,不可能每个人都会相互尊重,礼尚往来。

在老子的心目中,儒家的治国理念还是要差一第。治天下不仅要儒家思想,更要道家思想,两者相互应用。所以,古人讲“半部论语治天下”是对的。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