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道德经第六十二章,与人为善,天地留宽 [复制链接]

1#

老子在《道德经》第六十二章中说,“道者,万物之奥,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人之不善,何弃之有?故立天子,置三公,虽有拱璧以先驷马,不如坐进此道。古之所以贵此道者何?不曰:求以得,有罪以免邪?故为天下贵”。

这段话的意思是,“道”是万物的荫庇,它是善人的珍宝,也是不善的人寻求的庇佑。需要的时候还要求它庇护。美好的言辞可以使人们相互尊重,善良的行为可以使人们相互感染。对于那些有不善言行的人,为什么要横加贬斥呢?所以天子即位,设置三公辅佐,虽然先有拱壁等珍宝后有驷马相乘的显赫地位,还不如把虔诚地修行此“道”。自古以来,人们为什么把“道”看得如此宝贵呢?不正是因为“道”有助于人们达成目的而避免犯错吗?所以“道”才让天下人如此珍视。

“道”是无欲无为的。无欲无为,可以加持人的善念,使人心怀宽容。“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任何人都难免有不足之处,何必要横加指责?相互尊重,相互谅解,用自己的善念善行感召他人,终将是一片坦途。

俗话说,“盖棺定论”。善恶一念间,事物只要没终止就会有变化,所以,“道”宽容今之“不善”,是为其今后的从“善”留出一片天地。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