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作为一个组织的最高领导人,朱元璋是如何理 [复制链接]

1#

朱元璋一生写下了大量著述,除7卷、20卷、30卷、55卷等几种版本的《御制文集》外,还亲笔撰写了《资世通训》《祖训录》《皇明祖训》《御制大诰》(初、续、三编)《大诰武臣》《御注洪范》《集注金刚经》《周颠仙人传》《御注道德经》等著述。

等等,《道德经》?

是的,朱元璋极力推崇《道德经》,认为它是:“万物之至根,王者之上师,臣民之极宝。”

而自已注释《道德经》的目的在于:“悉朕之丹衷,尽其智虑,意利后人。”也就是要用《道德经》作为明代统治者的上师,并用其智慧来管理国家,使明代的统治能够传诸万世。

朱元璋的《御注道德真经》一共六十七章,朱元璋把老子之学与现实的治理国家方略联系在一起,以无为而治为核心,以安民为本为基础,以少私寡欲为品德要求,精心构建了一套精微高远的治理之道。

无为而治

朱元璋夺取天下后,勤于学习和总结历代的统治经验,对治国之道进行了认真的研究,并将“无为而治”的治国核心原则始终贯彻在他的治国实践之中。

朱元璋在一定程度上吸收、运用了“无为而治”的思想。从其注解中可以看出,他完全是按照一个世俗有为的皇帝的标准来看待无为与无不为的。

朱元璋所主张的“无为”,不是无所作为,而是先有为再无为。在注释《道德经》第三章“为无为,则无不治矣”时,他认为:“诸事先有勤劳,而合理尽为之矣。既已措安,乃无为矣。”他认为无为并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要勤劳,要尽力而为,等一切都踏上正轨安定下来后,就可以实现真正的无为了。

在对《道德经》第四十八章“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注释时,他又进一步阐述了这一观点:

圣人有志学道,道乃日积,日积日益也。久日道备,将欲作为其道。圣人虑恐道行未稳,以此宵衣旰食,苦心焦思,致使神疲心倦,即是损之又损。然后道布天下,被及万物。民安物阜天下贞,是以圣人无为,又无为而无不为矣。岂不先苦而后乐乎?

从圣人学道来看,也要从有为到无为,先苦而后乐,要经历苦心焦思、神疲心倦的探寻“道”的有为之过程,只有道成以广布天下,泽被万物,民安物阜天下贞,才能实现无为而无不为的理想境界。

安民为本

在注释《道德经》第二章时朱元璋提出:“若治天下者,务使百姓安,不知君德之何如,即古野老云帝力于我何有哉。”指出治理国家最重要的是使民众安乐。在君民关系中,民处于举足轻重的位置,民者,国之本也。“凡为治以安民为本,民安则国安,认为要求得天下大治,首先必须安民,只有百姓安定,国家也才能安定。

在注释《道德经》第三章“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时朱元璋认为:“是以圣人常自清薄,不丰其身,使民富乃实腹也,民富则国之大本固矣。然更不恃民富而国壮,他生事焉。是为实腹弱志强骨也。”在他看来,圣人治理国家,常常是清廉简朴,而不是中饱自身,是使民富,只有人民富裕了,国家的基础才能得到稳固。

并不只是说说而已,相比元代工奴制度对手工业工人的剥削,明洪武时规定“凡工匠二等:日‘轮班’,三岁一役,役不过三月,皆复其家;日‘住坐’,月役一旬一,而“住坐之匠月上工十日,不赴班者输罚班银月六钱,故谓之输班。”这样手工业工人服完相应的徭役后,就可自由地经营其事业了。

少私寡欲

老子在《道德经》第十九章提出“见素抱朴,少私寡欲”,朱元璋在注释此章时指出要使大家的思想有归属,使朝无争位,君臣各安其分,乃至天下安定,仅仅依靠绝仁弃义、绝圣弃智、绝巧弃利这三绝是不够的,还要“令人务尚俭而淳实,少私寡欲,是为之属也。”

洪武十六年()谕侍臣云:“自古王者之兴未有不由于勤俭,其败未有不由于奢侈,前代得失,可为明鉴……大抵处心清净则无欲,无欲则无奢纵之患。欲心一生,则骄奢淫佚无所不至,不旋踵而败亡随之。朕每一念及,未尝不惕然于心。”

他主张领导者要率先节俭,以倡导民俗,避免败亡的后果,认为“惟俭养德,惟侈荡心。居上能俭,可以导俗;居上而侈,必至厉民。总结前代成功与败亡的经验,朱元璋身体力行地尚俭去奢,一生都保持了俭朴的作风。早在南京修建宫室时朱元璋就指出节俭是宝,命令将宫殿图纸中雕琢华丽考究的部分全部去掉。即位之初,负责朱元璋的车舆服御等物的官员上奏说,这类物品应饰以*金,朱元璋却特意命令以铜为之。礼部尚书陶凯等人根据古礼,请朱元璋在用膳时伴以音乐,朱元璋也拒绝了这一要求。在临死之前,他还专门嘱咐丧葬从简,不要浪费物力财力。朱元璋不仅自己身体力行,尚俭去奢,而且也要求手下的官员、宫内之人都这样做,对于不节俭惜物的官员,他给予严厉的批判,对于敦崇俭朴的官员则给予褒奖。

还应该了解的是:朱元璋出身贫寒,小时候只上过几个月私塾,“既就学,聪明过人”,但终因缺钱辍学,只得去给地主放牧牛羊。后来父母双亡,流浪淮西。淮西的游历,使朱元璋眼界大开,重返寺院后,“始知立志勤学”,跟几个老和尚学习佛经。后来成为一方雄主后,李善长、冯国用、陶安、夏煜、朱升、朱潇、刘基等饱学之士前来投奔,他们引经据典,谈古论今,帮他分析形势,出谋划策,使朱元璋进一步领悟到学习的重要性,原来中国传统的文化和古人治国平天下的计策及经验教训都写在书本上,不努力学习就无法吸收借鉴。于是他“时乃寻儒问道”。每到一处,就设法招揽硕学,留置幕府,朝夕相处,讲经论史。同时,“令有司访求古书籍,藏之秘府”。每天早起晚睡,抓紧时间学习。登基后,还特在京师奉天门东边设文渊阁,“尽贮古今载籍,置大学士员”,处理完公务,常抽空去那里“命鸿儒进经史,自批阅,终日忘倦”。

所以,当我们再说自己抽不出时间学习时,真的是在自欺欺人矣。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