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道德经教你,如何看透事物的本质完整 [复制链接]

1#

“花一秒看透事物本质的人,与花一辈子都看不透事物本质的人,注定是不同的命运。”

我们总容易犯“一叶障目”、“捡西瓜丢芝麻”的错误。

这是由于我们认知的局限性造成的,而认知的局限性在于自大。

有人会问,认知程度都低下了,怎么还能自大呢?

越是认知低的人越偏执、越自以为是。因为在他们有限的认知边界内,他们的看法就是最优解。

举个例子:

一位流水线上的工人,他的工资是以件计费的,干的越多工资越高。

所以,他每天勤快一点,多加一些班,他的工资就比较高。

如果新来一批很大的订单,如何才能更好的完成订单?

他的想法是:多招人,多加班,赶工时。

而企业的技术人员会认为,这样做不行,因为效率太低。

技术人员的想法是:修改工艺流程和引进新的生产设备,这样不但能提高效率,还有利于长久发展。

但是,企业老板却有不同的想法:他想改变经营模式,把部分或整体工艺项目外包出去。

这样自己就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拉更多的单子。

看到这里,有人会觉得,完了,普通人提高认知太难了,因为那种认知是以资源、财富、人脉为基础的。

这种想法有一定的道理,只不过忽略了一问题,遇到一个问题的解决方法有很多,依托资源、财富、人脉只是其中的部分方法而已,并不是全部。

解决问题最好的方法是看透事物的本质,正所谓“世间疾病,凡知源起,自得其治”。

最重要的是,我们要有看透事物本质的能力。

而这种能力是可以借助模型分析的。

那看透事物本质的模型应该很复杂吧?

恰恰相反,它很简单,大道至简嘛。

它就是:“有、无”模型。

什么意思呢?

我们看待一个事物,不仅仅要看到它有(显性)的一面,还要看到它无(隐性)的一面。

举个例子:

你去相亲,你要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