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道德经第十六章虚与静,生命常态的基础 [复制链接]

1#

上期回顾

在《道德经》第十五章中,老子从讲道到“修道”,讲述了“得道之人”的一些品质,实则是他对自己理想型人格的表述。何为修道之人?在“污浊”中保持清醒,在“沉静”中保持生机。

《道德经》第十六章

原文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

归根曰静,静曰复命。

复命曰常,知常曰明。

不知常,妄作凶。

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

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译文

尽力使心灵的虚寂达到极点,使生活清静坚守不变。万物都一齐蓬勃生长,我从而考察其往复的道理。

那万物纷纷芸芸,各自返回它的本根。返回到它的本根就叫做清静,清静就叫做复归于生命。

复归于生命就叫自然,认识了自然规律就叫做聪明,不认识自然规律的轻妄举止,往往会出乱子和灾凶。

认识自然规律的人是无所不包的,无所不包就会坦然公正,公正就能周全,周全才能符合自然的“道”,符合自然的道才能长久,终身不会遭到危险。

悟之所得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虚和静:都是形容人的心境是空明宁静状态,但由于外界的干扰、诱惑,人的私欲开始活动。

极:极度

笃:顶点

作:生长、发展、活动

复:循环往复

在这句中,老子所说的“虚和静”都是儒家用来释道的大智慧,其中蕴藏的智慧是我们一生都受用的。

静是我国古人推崇的大智慧,我们也会从电视上看到很多的修道士,经常会有的就是“静坐”,也有很多与静相关的词汇。在《道德经》中说到“静为躁君”,静可以制服人身上的躁气。在《大学》中说到“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一个人只有先静下来,才能得到安定,然后才能去考虑其他的,去得到想得到的。

观,是指用心感悟,反观。静下心来,去感悟、观察万物的的“往复”。让自己去回归自然界,去发掘万物的生长,其实可以说就是让自己的心能沉淀下来,净化其中的杂质。

只有静下来,刨除外界带来的诱惑,才能发现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才能找到心里的那个自己。

“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

芸芸:茂盛、纷杂、繁多

归根:根指道,归根即复归于道

静曰:一本作“是谓”

复命:复归本性,重新孕育新的生命

天地万物纷杂繁多,他们来往生死循环,最终都要回归造物之门那里,也就是万物之根。从生命的开始到生命的尽头,都是从无到有,又从有到无,如此往复的循环着。

“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

常:指万物运动变化的永恒规律,即守常变化的规则

明:明白、了解

复归本性,重新孕育新的生命是万物运动变化的永恒规律,明白他的规律是一种智慧,就像是上一章讲述的“修道之人”。领悟道其实就是领取人生的天道轮回。

当我们知道了万物的运行规律,我们就不会去做违背常理的事。老话有“天道轮回,因果报应”,不知道万物运动的规律,去妄作违背,就会有凶险。所以要知常,顺应万物的运行规律,才能守住自己的根本。

“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容:宽容、包容

全:周到、周遍

天:指自然的天,或为自然界的代称

因为知道万物的运行规律,对万事万物了然于胸,能包容万物,不会因为外界的因素去错误的看待。“天法道,道法自然”,万物皆灵,存在于世间,生老病死,来往而复,终归于造物之门。这就是生命的法则。

生命一朝一夕,都有它存在的意义,就如我们一样,虽然在天地万物之间很渺小,但依然有他存在的价值;但你要是将自己看的太过于重要,偏离了生命的运行轨道,就要接受来自命运的责罚。

万事万物,本质才是最好的,守住自己的心,珍惜自己的生命,对于那些“生不带来,逝不带去”的身外之物看淡一些。

这一章,老子的想法我们无法完全释意,可能我们读懂的也只是他的表面。因为万物的运行规律并非每个人都能领会,外界的诱惑迷乱了太多人的心,每个人对待欲望的看法也是各不相同。但就像老子说的,生老病死,终归于土,这是任何生灵都无法避免的,所以,人生还是看淡一点的好。

你对生命有着什么样的想法呢?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