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读书是个培养兴趣,循序渐进持之以恒的过 [复制链接]

1#
北京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https://yyk.39.net/hospital/89ac7_map.html

喜欢上读书是在十年前,偶然间在网上看了一个叫袁某某的老师,给高考学生讲历史课,由于讲课比较幽默,被学生录了视频发到网上,成为个网红老师,还在百家讲坛上讲过《两宋风云》,后来因为在学校上课时有辱骂某领袖的言论被发到网上,遭到封杀了。

其实我们中小学特别缺这样的老师,他能够让人听进去,就像他讲的,我宁愿把学生们讲笑了,也不愿意把学生们讲睡了。

不是说老师懂得多,讲得没错误,就是好老师,如果你照着课本念书,或者离了教案和PPT就不会讲课了,或者你讲的都对,结果把学生讲得昏昏欲睡,这些都不是好老师。好的老师应该是,有办法让学生对所学科目产生兴趣,自己有动力去找相关的书和资料去看,培养他自学的能力,而不是让学生像木偶一样听话,然后死记硬背。

我后来发现袁老师讲的东西有很多错误,但这并不重要,严谨和专业化应该放在大学,中小学培养兴趣才是最重要的。

正是袁老师让我喜欢上了历史,入了门。后来我看的书越来越深,有兴趣读很多优秀的学者、教授写的书,如茅海建、高华、沈志华、杨奎松……国外的汤因比、费正清、斯塔夫里阿诺夫……

汤因比

原来上学的时候,历史基本是靠死背。后来发现,历史本来是个有血有肉的课程,入了门后,会觉得非常有意思,会有一双无形的手让自己主动去钻研,根本不用背。我现在基本上可以达到只要说出一个年代,就能想到那是哪个朝代哪个皇帝在位,发生过什么事,同时期国外发生什么事。并琢磨当时候的历史背景及政治、经济得失,看待历史问题就不会固步自封、坐井观天。

我儿子上小学的时候,他们有个家长进课堂活动,老师让孩子推荐自己的父母,最好是一些成功人士去给自己孩子所在的班级讲课,以便提高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老师要求最好是有点文化的人。我儿子不知天高地厚,直接就替我做主了,对老师说:我爸能讲历史。我儿子回来和我一说,我都蒙圈了。我说你爸就一工人,哪有那水平?但我转念一想,不能让儿子失望,就硬着头皮去了。

那天一共去了三个家长,我最后讲的。那两位家长都是预先在家写好稿子,在讲台上十几分钟念完就算。我没有写稿子,上去随性讲了一节课,我从孩子们眼睛里看到了崇拜的小眼神,并且多次给我鼓掌,弄得我有点受宠若惊。后来他们老师又邀请我去讲了两小时。

其实,我讲得并没有多好,普通话带着浓重的家乡口音,为什么孩子们喜欢?只是我讲得东西适合启发孩子的的思维,能够让他们听懂。有人说我适合去当老师,我说不可能,不是我讲不了和不想讲,而是现实中没有学校用我讲,普通话不过关,没有教师资格证,现在学校招的老师基本是硕士以上学历,就我一个中专学历,还是个工人,简直是天方夜谭。何况我对自己的水平也没什么信心。

民国时期胡适可以让没上过学的沈从文直接去中国公学当大学老师,这种情况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因为那个时候有徐志摩推荐,胡适做为校长认为让徐志摩欣赏的人一定错不了,二是沈从文确实有那个才。现在也不敢这样选拔人才,如果开了这个先例,就现在的现状,沈从文这样的人才找不到,反倒会让滥竽充数的人混进学校里,误人子弟。

沈从文

我现在的理想就是能有份工作养活自己和贴补家用,并有闲暇时间坐下来读书。读什么书呢?没有限制,什么都涉猎,只要能看进去。

从清朝的洋务运动开始,国人一直对国学和西学有不同的看法,一种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另一种是“言必称希腊”。到底哪种观点对?这很难有个定论,但不管哪种观点,在全球一体化的背景下,不应该厚此薄彼。在地理大发现、工业革命后,资本的到来逼迫全球成为一个“命运共同体”,谁也离不开谁,在生活物质普遍提高的同时,也带来了环境、食品、水源以及各种不可再生资源难以为继的巨大后患。各个国家只能用更快的发展,来解决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这无异于饮鸩止渴。这就更需要各个国家互通有无,国学和西学都是先人留给后人的宝贵财富,不管哪个国家都应该从传统中寻找自己的优势,并且要有全球视野,互相借鉴和学习合作才能可持续地合理发展。

那么,该如何学习传统文化呢?我没有受过专业的训练,只是自己有些感受,国学和西学存在着非常大的差异,要分开来说。

经常会在网上看到很多自称或被他人称为“国学大师”的人。实际上,中国早已不存在国学大师了。就连季羡林、梁簌溟都说自己根本不是搞国学研究的,季羡林是研究小语种的,梁簌溟则是搞佛学和乡村建设研究的。其实,要懂国学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胡适

胡适说要读《诗经》要先读诗经以外的著作和了解一些民谣之后再回去读,才能懂其深意;陆游在给他儿子的遗书中写到/p>

诗为六艺一,岂用资狡狯?

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

他说诗是诗、书、礼、易、乐、春秋这六艺之一,怎么能像儿戏一样对待呢,你要想学诗,需在诗之外下很多基本功。

如果一个人每天呆在家里埋头写诗、写文章,不去了解历史、哲学,不去搞社会调查,那就像一颗果树,只浇水,不施肥、不打药,也不研究土壤气候一样,最终是结不出优质的苹果的。只一味地钻研文学,实在是井底之蛙。写出来的东西不接地气,也没有思想和灵魂。

这些年来,我也写了一些文章和多首诗词,回过头去看,只有一个感觉:浅薄。实在是不知天高地厚,妄自菲薄,不过是自娱自乐罢了。读的书远远不够,社会调查更是谈不上。

有这样一个统计/p>

中国每人年均读书4.66本,

韩国每人年均11本,

法国每人年均14本

日本每人年均40本,

俄罗斯每人年均55本,

犹太人每年均64本。

我不知道这是怎么统计出来的,如果确实这样,中国连10本都达不到,这还没有排除那些伪读书者,就是读书属于叶公好龙的、纯粹消遣的、附庸风雅的、浅尝辄止的,就连学者教授中也有一部分是龚自珍说的那样/p>

金粉东南十五州,

万重恩怨属名流。

牢盆狎客操全算,

团扇才人踞上游。

避席畏闻文字狱,

著书都为稻粱谋。

田横五百人安在,

难道归来尽列侯?

现在真正喜欢读书的人真的是越来做少。大家都喜欢手机上那些短平快的娱乐信息。

利用休息时间,我抄了三遍《道德经》,发现读懂老子的思想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台湾有个学者萧师毅说他在德国的时候,大哲学家海德格尔曾约他一起翻译《道德经》,但经过3年时间,他们以失败告终,因为东西文化的差异,很难达成共识,萧师毅说海德格尔不懂中文,海德格尔则说萧师毅不懂老子。

其实,他们说的都没错,要想学懂国学,需要三个工作要做/p>

1、训古,比如《说文解字》,要了解古汉语文字在不同时期的不同意思和流变,不能用今天的中文意思去望文生义。

2、考据,尽可能去读原始版本,并把不同时期的古人对经典的解释找全。

3、注疏,就是要把考据注在原文,并把后世文人对前人注文的注文也要做好标记。

没有经过这些训练,是很难读懂经典的。我曾看过一个叫翟鸿燊的大陆人和台湾一个叫曾仕强的教授,都号称国学大师,把国学都讲成成功学,包括于丹把国学讲成心灵鸡汤,实在是滑稽。如果没有一个严谨的态度,中国的国学将丢失殆尽,或肆意歪曲。

关于西学,他与国学最大的区别就是国学是靠经验总结出来的,而西学是靠先验和逻辑思维推理出来的。所以学西学必须对古希腊、欧洲中世纪的宗教、文艺复兴、启蒙运动有所了解,它是层层递进的,他们的学说是一种纯逻辑的推理,所以看康德的书非常晦涩难懂,中国的国学与科学和逻辑思维没有任何关系,我们大多是一种感性思维,所以只有我们国家才会有实践出真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其实有时候实践未必全出真知,实践只是检验真理的一个重要标准,但不是唯一。

而西学却离不开科学,他们所有科学的最终目的是要为哲学服务的,而不仅仅是应用,这就是中国学生在中学时数理化非常厉害,但到大学后很难有所建树的原因,因为他们学科学是为了解释世界,哲学是为了人类发展的终极问题做提前思考,而我们的大学生普遍的目的却是为了就业,显然方向搞错了,于是就会浅尝辄止的现象,没有独立思考和质疑的精神,很难有所建树。

要知道一开始哲学和科学是不分家的,比如笛卡尔、牛顿、莱布尼茨等既是哲学家也是科学家,包括马克思的数学也非常好。

我曾从图书馆里借回《资本论》,很想读懂它,后来经过了解才发现,以我的水平想读懂简直是蚍蜉撼大树,读懂马克思不是常人能办到的事,需要涉猎古希腊哲学、德国古典哲学、政治经济学、还要读马克思的原始文本,最好能读懂英文和德文,这实在是一个浩大的工程。

钱钟书与妻子杨绛

记得钱钟书说过:中国没有哲学家,只有哲学家学家,就是只研究一个哲学家的学者,搞人文社科的不懂自然科学,搞自然科学的不关心人文历史,其实是非常片面的。

读书不是买一堆书放在书房当摆设,撑门面,号称自己是文化人,读书本来是件很快乐的事,但首先要培养出兴趣,然后是一个循序渐进、持之以恒的过程。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