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道德经第二十五章心有本心,天有本意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怎样治疗好得快 https://disease.39.net/bjzkbdfyy/170802/5590707.html
思维在自然链中

有"物"混合而成,这个"物"指的就是力量,这个力量在天地出现之前就已经有了。寂兮寥兮,这个力量,独立而不改,驱使万物周而复始的运行而不陷入困境,这个力量可以称之为是天下的源头。

可名为道

吾不知其名,"强加"其名叫"道",给它这个名"强加"一个定义叫"力量大"。力量大就能让事物远去,看不见了就是太远了,太远了力量又把它拉回来。

良性循环,周而复始

所以天地之间,道的力量大,天的力量大,地的力量大,帝王的力量也大。天底下有四个力量大,而人(帝王)居其一。

人的力量就是思维的力量

在天底下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在人的生命里是:思维效法于心境,心境效法于"有无","有无"效法于道,道效法于自然。

思维也效法自然

因为道效法于自己的本来,即"道法自然",所以"有无、心境、思维"效法道的办法:"有无"效法于自己的本来(道),心境效法于自己的本来(美好的心境),思维效法于自己的本来(包容公正的思维)。

就是说思维有自己的本来(包容公正的思维),思维向道学习"效法自然",所以思维也效法于自然,即自己的本来。当思维效法的心境是"非美好的心境"时,思维可以凭借自己的记忆继续保持"包容公正的思维",不受"非美好的心境"的影响,这就是"效法自然"。

思维对自己的本来是有记忆的

它们一个效法一个,而不是一个效仿一个。它们一起效法的是本来,是自然,而不是非自然。如果是效仿,那么效仿的就是非自然了。因为"效法"是褒义的,"效仿"是贬义的。

在"效法"的次序排列中,思维离道最远,"有无"离道最近,心境排中间。这说明思维是最不稳定的因素,人一定要重视思维,不要让思维迷失了方向,从而扰乱和破坏思维本来就应该给予人的正常的美好生活。

思维要只会帮助,不要破坏

"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这个"强"字用得好,与本章的意思相呼应。

"心境"也很重要,在思维与"有无"之间承前启后,起着提纲挈领的作用。

那是要用一生的努力去的地方:美好的心

整个《老子》讲思维,讲心境,讲有无,讲三者关系,讲三者有机结合。总的说,就是讲人心,讲人心与自然的关系,讲自然。人类迄今为止,还没有那一本书,能够如此深入、仔细、全面的讲解关于人的内心世界。

一部只能用"有无",才能深入的书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