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谦卦把功劳分出去,而且虚心谦卑,这才是真 [复制链接]

1#

接着易经详解第37篇—谦卦达到了天地人三才,真正的平等的内容,来看谦卦的爻辞。谦卦的九三爻特别重要,全卦的精神,谦卦的精髓就在这一爻,我们先分析九三,再看其他五个爻。

九三。劳谦君子,有终,吉。

象曰:劳谦君子,万民服也。

谦卦卦辞是:“谦。亨,君子有终。”九三爻的爻辞,几乎等同于谦卦卦辞,这个现象在易经里是很少见的。“劳谦”,劳起码有三个意思,一是勤劳、二是辛劳、三是功劳。九三上下有两个阴爻把他夹在中间,六二、九三、六四,三个爻形成的是个坎卦,他既是谦卦的中心,又在坎险的中心。《说卦传》说“坎,劳卦也”,这大概是爻辞把“劳谦”两个字合在一块的真正含义。

九三可谓是在地狱里修行,就像地藏菩萨一样,地藏菩萨发愿,地狱不空誓不成佛。地狱是空不了的,可正是这样,更加让地藏菩萨获得了众生景仰,他不需要成佛,他的影响力远远超过一般的佛陀。九三也是一样,他的大成就是在无尽的坎险中淬炼出来的。

九三是一幅“万民归服”的象,他以一个阳爻处在五个阴爻之中,阴从阳本来就是常态,加上“物以稀为贵”,再加上他大功无我,有功劳而能谦和,所有人对他都很服气。彖传已经讲过了,天道、地道、人道,连不可明知的鬼神,都三百六十度全面无死角地肯定了谦德,九三不仅谦,他还有劳,这样的“劳谦君子”,不但“有终”,而且“吉”,没有任何疑义。

“象曰:劳谦君子,万民服也。”九三不跟别人抢东西,他只做事,又谦和,这样的人,大家自然心服口服。国父孙中山先生,是劳谦君子的典型,只要对民众有益,他连总统的位子都可以让出去。这一爻以阳爻居阴位,深得乾坤两卦的精髓,刚柔有度,爻一变,就是坤卦,坤卦又是“元亨利贞”四德俱全的卦。会有人不服气大地的吗?感恩还来不及,没有脚下的大地,一切都没有了。坤地厚德载万物,也是“劳谦”。

孔子在《系辞传》里也摘录了九三爻,我们来看。

"劳谦君子,有终吉。"子曰:"劳而不伐,有功而不德,厚之至也,语以其功下人者也。德言盛[shèng],礼言恭,谦也者,致恭以存其位者也。"

“劳而不伐”,“伐”,是宣扬,“劳而不伐”,就是做事不留名。道德经里有一段,跟这里讲的是一个意思。“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孔子的门生颜渊,也说过类似的话,他说的是“无伐善,无施劳”。发现没有?真正的智慧,都是相通的。已故的台湾师范大学曾仕强教授,讲过一句话,他说《论语》是用普通人听得懂的话讲《易经》,《道德经》是用普通人听不懂的话讲《易经》。我蛮赞同的。

“有功而不德”,对社会有巨大贡献,却不认为自己有什么了不起。“厚之至也”,九三具有极高的生命厚度。肤浅的人,才会整天把自己做了什么事情挂在嘴边,帮了点忙,就明里暗里的到处宣扬,生怕别人不知道。本来别人还记得你,这么一弄就抵消掉,反而什么都没了。看看,这里又是“不争之争”的智慧。“语以其功下人者也”,有大功劳却愿意呆在下面,愿意把功劳分出去,而且虚心谦卑,从心底里认为自己没做什么,这才是真的了不起。

德言盛[shèng],礼言恭,谦也者,致恭以存其位者也。

“德言盛”,什么叫德呢?德就是盛[shèng]。那什么又叫盛呢?就是他拥有很多东西,比如说钱,然后跟没有这些东西的人在一起,不但不炫耀,还丝毫不觉得自己“有”,这就是真正的德。有个骂人的词叫“缺德”,我们回想一下,什么时候会用这个词?比如一个腿脚利索的人,却要求一个坐在轮椅上的人追上他,这就是缺德。以强势压弱势,以自己有的攻击别人没的,就是缺德。

“礼言恭”,这个礼不是敬礼的礼,恭也不仅是恭敬。礼是指对事、对人、对物,从内心真正发出来的那种至诚。对自己严格要求,严格约束、严格管理,就叫恭。恭是对自己,礼是对他人。

后面下结论了。“谦也者”——什么叫谦?“致恭以存其位者也”。这句还能简化,简成两个字,就是“致恭”;简成一个字,就是“恭”。把对内、对自己的要求做到极致,就叫谦。谦,就能“存其位”。注意,不是“在其位”,是“存其位”。“在”和“存”这两个字,在前面的内容里讲过。“在”是重视现在,“存”是重视未来。老子说的“死而不亡者寿”就是“存其位”。“存其位”是永恒的影响力,在的时候万民敬服,不在的时候还能产生千秋万代的影响,留下的精神,可以造福子孙后代。

总结一下,九三是有功劳又谦和的君子,万民悦服。好,接下来还是按照从下到上的顺序,来看其他五个爻。

初六:谦谦君子,用涉大川,吉。

象曰:谦谦君子,卑以自牧也。

“谦谦君子”,爻辞用了两个谦字,来表达初六谦而又谦的品性。注意,这个不是简单的两次叠加,是低调低调再低调、谦和谦和再谦和。这里的表达方式,跟乾卦九三的“君子终日乾乾”很像,“谦谦君子”,强调的是一刻不放松反复磨砺自己的那种状态,就像《中庸》里说的:“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我们也可以说,“谦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谦也”、“乾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乾也”。这就是谦谦和乾乾的含义。

初六是第一爻,在易经里几乎可以下这样一个断语,所有的初六爻,要么实力不足,要么资源不足。初六爻是谦道伊始,他在最下面,才开始做,还没有形成九三爻“万民服”的局面,这个时候还没什么实力和资源。“用涉大川”的用,就是当自身实力不足的时候,顺势用柔的智慧。这里为什么不说“利涉大川”,而说“用涉大川”呢?两者有根本区别。利,是“以刀割禾”,拿着镰刀收庄稼的象,是用自有资源获利。用,是网状结构,做资源整合,形成群体、社群,是合众力成事。我们讲“用人”,用人的本质就是整合资源,把合适的人力资源放在合适的位置上,用人的人,并不需要具备被用的人的能力。“用涉大川”,是聚集有志之士,借力使力,用众人的智慧涉大川、渡彼岸,这是坤卦的智慧。利和用的区别,老子在道德经里,用三个形象的生活例子,讲得很透彻,我们来看,内容在第十一章。

三十辐共一毂[gū],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shānzhí]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辐,是车轮上的辐条;毂,是车轮中心的圆木,它中间是空的。古代造轮子的办法,是把三十根辐条,连接到车毂中间空的地方,正是因为车毂中空,才有车的作用。这个位置除了连接辐条,还连接车轴的,是车轮和车体的枢纽。埏埴,是用泥土烧制成的器皿,当中是空的,才有器的作用,才能放东西。开凿门窗建房子,房子中间是空的,才能住人,才有房子的作用。接着下结论了,“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有”,指有利条件,就是看得见的东西。“无”,才能使有利条件发挥作用。“无”,是“空杯心态”,什么都没有,才什么“有利”的东西都能装。这是辩证哲学的思想。

小象说:“谦谦君子,卑以自牧也。”“牧”是修养,“自牧”,就是自我修养。初六把自己摆在卑微、卑下的位置,“须臾不离谦道”,闷头做事,服务大众,在任何时候都不自我夸耀、自我膨胀,谦而又谦地修养自身,以期尽快达到九三的高度,这么做当然吉。老子说,“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人真正难的,是战胜自己的内心。初六这个谦谦君子,处在下面的时候,自养其德。刚开始可能很苦,将来可以涉大川、渡彼岸。

六二:鸣谦,贞吉。

象曰:鸣谦贞吉,中心得也。

六二爻阴居阴位,柔顺中正,位置非常好,经过初爻勤修积累下来的声望,到这里就会引起共鸣。贤民传于远近,世人赞称其德能,就叫鸣。这个有点像诸葛亮,他“躬耕南阳”就是修养自身,这是谦卦初爻,自身的修养够了,远近闻名,世人就评价说“卧龙凤雏得一可得天下”,这个评价就是鸣谦。他真正有才,世人对他真正服气,觉得他声势小,就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有资源出资源,自发的给他搭台子,这就是鸣谦。到这里,六二的影响力逐渐形成,成为民间中心,没有出山就已经有信徒了,社会资源也在不断地向他汇聚,这就是鸣谦的作用。爻辞也有另外一个含义,就是有才的人不要怕被埋没,真有才,自然有会人给他发声。爻辞后面加了两个字“贞吉”,这是讲,吉的条件是贞,六二得固守正道,才能获吉。有群众自发给六二造喇叭,这个喇叭里传来的东西,得是正的、真的,“鸣谦”不能假冒、不能沽名钓誉、得名符其实。六二当然是守贞的,又中又正,没有任何问题,爻辞只是做出提醒。

小象说:“鸣谦君子,中心得也。”已经讲出来了“鸣谦”没有假,六二以阴爻居阴位,又中又正,就叫“中心得”,“中心得”也就是“得中心”。九三是全卦典范,万民服,六二距离他这么近,又是阴承阳、柔承刚,六二看到九三这个“劳谦君子”,深深影响了他,别人“鸣谦”他,他“鸣谦”九三。“鸣谦”的这个行为正向循环,像滚雪球一样,影响越来越大。

谦卦下卦三个爻都是“吉”,上卦没有用“吉”来形容,而是讲“无不利”或者“利”,笼统的来说,谦卦下卦全“吉”,上卦“无不利”,整个谦卦非吉则利。“无不利”,也就是很圆满,没有瑕疵、也没有后遗症。从下卦到上卦,由内而外,由下而上,表现谦德的方式产生了变化,我们接着往下看。

六四:无不利,撝[huī]谦。

象曰:无不利,撝谦;不违则也。

六四这个位置,是执政高层,手上掌握大量资源。“撝”通发挥的挥。发挥、发扬谦德,无不利。挥,这个动作,是把东西扩散出去,分享给更多的人,实际来说,六四“挥”的这个东西,就是九三“劳谦”的品德。九三爻在内卦,六四到外卦了,能不能把九三的影响扩大,推广到全世界?这是他要考虑的,有些事,非得官方力量介入才能推动。六四的“撝谦”,多多少少有些功利主义的驱动,这跟六二对九三的完全信奉不太一样。他会考虑对自己有没有利,或者说,会考虑对自己有没有不利的影响,“无不利”,对他没有影响,他才做,这也是人之常情,可以理解。

小象就直接把这个点出来了,“象曰:无不利,撝谦;不违则也。”这是明确告知六四,去“撝谦”吧,对你没有不利,潜台词是,没有不利,只有好处。“不违则也”,是说有点自己功利主义的考虑很正常,并不算违背原则。同时,也是在警醒六四,不要做违背原则的事,如果在中间想搞什么动作,那就是“违则”了,要掌握好这个分寸。

六五:不富,以其邻,利用侵伐,无不利。

象曰:利用侵伐,征不服也。

“不富,以其邻”,在泰卦六四爻出现过,这里又出现了。在易经里凡是讲“不富”的,都是指阴爻,阴爻中间不实,就叫“不富”。同时,六五以阴爻居君位,“不富”在这里还有一个含义,就是六五不以自己的位置为富,这是温恭克让、是为君而谦逊的美德。“以其邻”,邻,指他周围的人,具体讲,就是臣子,是说六五和邻臣同心图治。总体来说,“不富,以其邻”,就是孔子讲的“德不孤,必有邻”——有德的人是不会孤独的,必然有志同道合的人相伴在他身旁。

“利用侵伐”,利,是自己本身的实力,用,是整合出来的实力。侵和伐,有递进的层次关系,侵是进入,伐是攻打。六五是君,为君者无论如何都得有强大的实力保障,六五很优秀,他把自己的实力和整合出来的实力都摆出来,如果有不服的,就收拾他。恩和威,萝卜大棒都有,恩以治平,威以戡乱,恩威并施,刚柔并济,无所不利。注意这里的用词,是先侵后伐,先还是进去讲道理,并没有直接攻打。侵,警告的意味更多些,类似今天的军事演习,把自己的力量亮出来警告对方,警告不成再伐,到伐,就是进入本土作战了。

小象说“利用侵伐,征不服也”,六五为维护谦卦的局面,针对搞破坏的人,不服的人,该说就说,该打就打,没毛病。通常来讲,伐是战争的象,总不是好事,事无绝对。绝对的和平得靠绝对的实力加人文认同才能维护,人文认同在谦卦不成问题,绝对实力坦白讲是有些问题的。六五以阴爻居阳位,这是实力不足的象,只是在谦卦来说,虽然有问题,但问题不大,靠着强大的感召力可以弥补这个先天不足。征不服,是维护谦卦局面的必要措施,这么做,无不利。无不利也就有有利,把谦道维护下去,就是最大的利。

上六:鸣谦,利用行师,征邑国。

象曰:鸣谦,志未得也。可用行师,征邑国也。

六二“鸣谦”,上六也是“鸣谦”,因为时位的不同,这两个“鸣谦”的意思也有些不同。六二从“谦谦君子”过来,上面是“劳谦”,他被别人“鸣”的同时又为九三“鸣”,他的“鸣谦”,是影响力的正面扩声。上六的“鸣谦”,更多有“最后通牒”的意味。经过六五的“利用侵伐”,还有人就是不肯接受“谦”的天则。那怎么办?上六是谦卦最后一爻,下一卦是豫卦,豫卦是备战的象。到最后关头如果劝服不了,就“鸣谦”——先打招呼,打招呼不听,就“利用行师,征邑国”,就打。上六和九三这个卦主阴阳相应,他是最支持九三的,也深深赞同九三的“劳谦”思想。可是他不在君位,“鸣谦”是他为和平做的最后努力,如果不行,就算打起来他也要支持九三。

“利用行师”跟“利用侵伐”的差别不大,都是先警告再打。六五是用“侵”的方式先警告,上六是用“鸣”的方式先警告。类似的表达方式在蒙卦也有,“包蒙”不行,就“击蒙”。“邑”是城市,“国”是国家,“国”包含着“邑”,“邑”不等于“国”。在爻辞写作的那个时代,施行的是分封制,天子把各个地方分封给诸侯,就叫“国”。“邑国”,就是“邑”要称“国”了。明明只是个城邦,却把自己当国,这是闹分裂,这肯定不能允许。

“象曰:鸣谦,志未得也。可用行师,征邑国也。”“可用行师,征邑国也”,“可用”两个字,指出了征伐的合法性和正当性,“邑”都要称“国”了,不打还留着过年么。所有的让,都是有限度的,超过这个度了,就寸步不能让,一旦让“邑”称“国”,就“礼崩乐坏”了,谦卦辛苦形成的局面会一朝崩塌。“鸣谦,志未得也”,上六的志在九三,他跟九三是相应的,可惜的是他不在君位又处在谦之极,物极必反,这是谁都违背不了的铁则,谦卦也一样。作为谦卦的最后一爻,马上要“由谦转豫”了,他能做的也只有尽力维护谦卦的局面,先警告,警告不行再出兵。注意,上六不是君位,是已经退下来的大佬,按照通例,用兵不应该是他来做的事情,可是没办法,六五也在“利用侵伐,征不服”,他不做不行,这也是“志未得”的一种体现。好在用兵的正当性和合理性都在,用的是代表正义的王者之师,征的是变本加厉的“邑国”,“利用行师”的利,也可以当“利于”用,结果是好的。到这,谦卦六个阶段全部走完了,我们来总结一下。

谦卦在大有卦后面,他的理想是扩大大有卦盛大丰收的范围,他本来是受人仰止的高山,为了这个目标,甘心把自己埋在地下,用谦逊、谦虚、谦卑、谦下、谦和的理念,来维持自己“不满”的状态(他深知“月满则亏”的道理),以期能够更好、更久的服务大众。从结果来看,谦卦做得很好,下卦三爻全吉,上卦三爻全利。六十四卦里“非吉则利”的卦,只有谦卦一个。

谦卦的彖传说:天道亏盈而益谦,地道变盈而流谦,鬼神害盈而福谦,人道恶盈而好谦。天地人以及阴阳不测的鬼神,都对谦道推崇备至,秘诀已经明白讲出来了,用不用,看我们自己。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