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道德经老子的理想国是怎样一番景象 [复制链接]

1#

《道德经》第八十章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道德经》马上就要写完了,在笔者看来,在接近尾声的地方老子描述了自己心目中的“理想国”,那么它究竟是什么一番景象呢?有点大家应该注意,那就是关于老子的解读不可以脱离当时农耕社会这样一个时代背景。老子写的文章是对“理想国”的描述,而这种理想国的产生有个前提,那就是实现人民之间的“均富”。

“小国寡民”:很显然与其相对的则是“大国多民”,那么老子为何不主张“大国多民”呢?老子认为国家大了,不做工而吃白食的就会多,当然搞囤积的人也会多,并且当时社会现状也告诉老子,“大国多民”只会带来无穷的争斗。“小国寡民”用到企业里面就是现在的组织小型化和扁平化。

“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什伯之器”是指军队打仗用的器具。各个小国之间的人民实现了均富,谁也不比谁富有,那还何必去攻城略地呢?

“使民重死而不远徙”:一句俗话“逼上梁山”,如果人民的生活都很富足,谁会上梁山呢?同理,如果各个国家的人民都一样富足,大家何必再背井离乡呢?例如现在,很多人离开父母妻儿远赴他乡谋生,不还是因为在家乡的生活无法富足吗?

同时,什么人最怕死?当然是富人,所以当人民对温饱无后顾之忧之后,就会对生死特别在意。

“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舟舆”这些器物在老子看来就是用来搞商业的,既然人民实现了均富,也重死不愿意远徙,这些车马舟船也就无用武之地了;当然这样的社会里面,也不再需要士兵了。

“使民复结绳而用之”:天上不会掉馅饼,人民的衣食还是需要通过劳动来获得。但大家少了攀比心,在那个农业社会里面,就会稳稳的务农、纺织,可以想象一下农民劳作的场景,一排排的在农田里插秧。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人民衣食无忧,又不用为自己的人身安全担忧,对风俗也十分认可,可以说,在老子的“理想国”里,即实现了物质文明,又实现了精神文明。

“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国家和国家之间挨得很近,不仅可以看到彼此,连鸡犬之声都能相互听得到,但因为大家的生活都是富足的,且几乎是没有差别的,所以大家可能到生命结束时也不会相互走动。

在《道德经》里面,处处展现着老子悲天悯人的情怀,他试图找出一条路径来消灭战争和争斗,在笔者看来,他找到的路径就是实现均富,而这需要君王和人民一同克制欲望。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