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书法道德经,虚无是宇宙真相,人的进化 [复制链接]

1#

宇宙是虚无缥缈的,没有实在也没有具体,我们看到的不过是虚幻。这就是科学的尽头。道德经或者说上古遗留下来的经典著作,已经把宇宙的运行规则和真实情况全部参透。这一章告诉我们,不要留念当下的物质,不要怀念过去,也不要太寄托于未来,因为这一切都是空虚的,化为无有。

天地不能长久,这其实和现代研究一致。大地也就是地球,确实有寿命。天空广袤无垠,但是星系一直在发生变化,我们随着运动不断消化能力,化为乌有。

原文《道德经》第二十三章,虚无

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现代翻译:

少说话,合乎自在本相。

狂风刮不了一清晨,暴雨下不了一整天。兴起风雨的是谁呢?是天地。天地都不能长久,何况人呢?所以,从事于道的人就认同道,有德的人就认同德,失丧的人就认同失丧。认同道的人,道便悦纳他;认同德的人,德便欢迎他;认同失丧的人,失丧便拥抱他。信心不足,才有不信。

衍射到为人处世方面。人的一生何其短暂,同宇宙比起来如同白驹过隙,和大道比起来,不值一提。人类为了争权夺利可以做出超越大道的事情来,实属自欺欺人。

不要过于自信或者自责,因为你做的很多事情都在社会系统之中。不论对错,最终都化为乌有。为了保持延续性,只有做符合道德的事情才能留存。

这也是大家重视德行的原因。如果活着时不给社会留下点什么,似乎没有意义。有的人留下了物质财富,有的人留下了负面消息,只有少数人留下了精神食粮。

精神食粮的传承是延续自己的表现之一。人类不过几百万年,有记载的文书也不过万年之内。所以要延续必须修炼自己。留下好的德行。

如果大道运行规则是能量升级,那么人类的肉体升华应该在宇宙中是最缓慢的,人类的意识发展却是宇宙中发展最快的。要想符合大道,获得更长期的发展,精神上必须要守住德行,修炼肉体。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