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道德经65章问答古之善为道者辩正 [复制链接]

1#

本章通行本和帛书本有几处文字不同,细究之下,还是帛书本更接近老子本义,通行本应当是在帛书本基础上进行了修改。通行本的修改是失败的,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把本章的主题改没了;二是把本章的主体改错了。

杨吉德

古之为道者,非以明民也,將以愚(娱)之也。

问:帛书甲本写为:“故曰:为道者。”乙本为:“古之为道者。”王弼本和通行本:“古之善为道者。”哪种说法更接近原义呢?

周易说解京东好评率93%无理由退换京东配送官方店¥33.7购买

答:通行本在流传过程中修改太多,偏离原义最远,这是毋庸置疑的。通行本比帛书乙本多了个“善”,应该是后加的,为道者还有善与不善的区别吗?

关于帛书本,一般认为甲、乙本来源不同,代表了汉初两种不同版本,但我觉得,乙本传承甲本的痕迹还是很明显的。甲本开篇写:“故曰:为道者。”用隶书传抄者认为“故曰”写的没缘由,便把这两个字改成了“古之”,也是合乎逻辑的。由此说,“古之”也是后来改动的。

甲本“故曰为道者”从文章结构上说是有道理的,因为帛书没有按数字顺序分章,是连着上面的文字写下来的,六十五章和六十四章之间没有分章符号,抄写者顺着前章的句子“能辅万物之自然而弗敢为”接着写“故曰:为道者非以明民也”,是很正常的。所以甲本的“故曰”也是后加的,老子原文本章的开篇应该是“为道者”,前面是没有字的。

问:世传本皆言“古之善为道者”,表达比较周密,为什么原文应该是“为道者”呢?

答:如果在“为道者”的前面加上“古之”或“古之善”,那“者”字肯定是人称代词;“道”也就成了一个谁也讲不清的空虚的概念词。一般将这句话释为:古代善于运用道来治理国家的人。到底是什么样的“道”,没有人解释清楚。对“道”的模糊理解是传抄者不断添加字的根本原因,在其它章节中同样如此。其实“道”字是有具体指向的,即不同章的“道”代表所在章的中心思想,内涵是不同的。

学《道德经》,必须先要懂《周易》,因为《道德经》是对《周易》卦的阐释,每章的主题都来自所对应的卦。按照顺序讲,60章对应《渐》卦,61章对应《归妹》卦,62章对应《丰》卦,63章对应《旅》卦,64章对应《巽》卦,第65章就要对应《兑》卦,也就是说,本章是对《兑》卦的阐释。《序卦传》:“兑者,悦也。”“兑”的字义是和悦。卦辞:“兑亨,利贞。”意思是人与人之间要保持和悦,社会才会安定。本章之“道”的内涵就是和悦。者,助词,标明语言上的停顿,并引出下文。为道者,推行和悦思想的目的。

问:“非以明民也。”王弼:“明,谓多智巧诈,蔽其朴也。”解《老》者基本遵从此意,如陈鼓应:“不是教人民精巧。”此解是否正确?

答:王弼解偏了,后人也跟着解偏了。有些人玩小聪明、狡诈,或者如陈所说的精巧,只是人类某一种思维形式的体现,是社会的表面现象,而老子却谈的是社会的深层次问题。明,分辨。非以明民也,不让民众对是非曲直分辨的太清楚。所谓“水清无鱼,人清无友”即是这个道理,在日常社交活动中,如果凡事都要泾渭分明,争出个理来,人和人之间就不会有和悦气氛,社会会充满戾气,这就是写“明民”的原因。所以,管理必须要是非分明,选择正确的方向,社会才会发展;民众必须要和悦,你好我好大家好,社会才会安定。没有安定的发展会带来巨大的社会动荡;没有发展的安定会带来贫穷落后。管理和民众两者不可混淆,这是社会运行的两个轮子,它们互不妨碍,并行运转,才会推动社会在稳定中发展。老子谈的是社会学中的大道理。

问:“将以愚之也,”是不是倡导愚民政策?

答:王弼曰:“愚,谓无知守真,顺自然也。”这是一个空洞的延伸概念,其实说白了就是愚民政策。但这个“愚”不一定是老子的原本之字,不能代表老子的思想。遂州本“愚”写为“娱”,“将以娱之”更接近本章关于和悦的主题思想。娱,欢乐。将以娱之也,要让民众在欢乐中感到满足。不让民众明辨,又怎么才能让民众对生活有所希望呢?所以“娱之”就是让他们感觉到快乐。在古代,国家和民间许多隆重的节日和娱乐活动,就是为了让民众在节日的气氛中忘掉苦难和争执,在短暂的欢乐中感到满足。这是统治者高明的无上心法,是稳定社会秩序的大手笔。

民之难治也,以其知也。

问:知、智互通,帛书本“以其知也”,王弼本写为“以其智多”,通行本为“以其多智”,是不是通行本表述的更为恰当?

答:应该按帛书本所写,是“知”而非“智”。“智”与“愚”是一对反义词,上句用“愚”,下句必用“智”;如果上句写的是“娱”,下句就不需要一定解为“智”了。“知”和“娱”不存在反义词关系,而是照应“明民”写的。民众欲明辨曲直,必然要知识广博,底层民众常年从事简单的劳作,掌握过多的知识不利于封建体制阶层的稳定,自然就难以治理。自从孔子开创了平民教育模式,许多底层民众扔下锄头,如饥似渴的学习知识,这些新生知识分子对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也对原有的统治结构形成了极大的冲击力,造成了当时社会体制的动荡,故有此一说。

需要指出的是,“其”为代词,指民。许多注释者对“其”的主体很模糊,造成了主体上的混乱。

故以知知邦,邦之贼也。

问:“故以知知邦”世传本皆写为“故以智治国”,邦、国同义,知和治是否属于借字?

答:帛书本之“知”不可解为“治”。这里举两个译文例子:饶尚宽:“百姓难以治理,是因为他们的智巧太多。因此用智巧治理国家,就是国家的祸害。”照此理解,百姓不能心存智巧,统治者也不能心存智巧,是不是主张以愚治愚啊?明显的说不过去。陈鼓应先生则变通了一下:“人们所以难治,乃是因为他们使用太多的智巧心机。所以用智巧去治理国家,是国家的灾祸。”多写了一个“使用”,便把“智巧”之过似是而非地转移到了统治者头上,即统治者心思过于智巧,用智巧治国有害无益。这些注释中出现的混乱,根源都在于前人对原文的修改。

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分析:一、如果“知”是“治”的借字,前面“民之难治也”为什么没有写成“民之难知也”呢?既然前面有了“治”字,后面不可能再把治写为“知”。二、从本章主体分析,通行本说的是让民众“愚”,难道也主张统治者愚吗?就是把“愚”字解释的好看一点也难以讲通。以此看,应当用帛书本文字解读为是。

前“知”指广博的知识;后“知”为知道,知道则议论是非,故有议论之意。后面的“邦”为列国之国;前面的“邦”指邦国的管理。贼,害。“故以知知邦,邦之贼也。”所以用各种知识去了解和议论国家的管理,是对国家管理的毒害。需要区别的是,这句话是承接上一句写的,表述的主体是民,而不是统治者。

以不知知邦,邦之德也。

问:“不”字怎么讲?

答:“知知邦”是一句词,“不”是否定词,否定“知知邦”。“以”,连词,表承接,相当于而。以不知知邦,而不是以自己所学去了解、评价国家的管理。德,福庆。世传本多将“德”写作“福”。邦之德也,是国家的福庆。

恒知,此兩者亦稽式也。

问:通行本为:“知此兩者,亦稽式。”本文的断句是否不合句式?

答:《道德经》不具备诗歌形式,没有严格的句式排列,注重的是内容的表达。恒知,要永远明白这个道理。我认为,“此两者”的“两”是后加上去的,不是原文该有的。《道德经》的句子一般像链条一样,一环扣一环,前面的两句话,一是先写了个“贼”句,是错误的思潮;紧接着对应写了一个“德”句,是正确的思潮,表明要选择正确的方式;本句应该承接“德”句继续延伸发挥,故应该写为“恒知,此者亦稽式也。”而不是对两者通论。

问:“稽式”,世传本多作“楷式”,释为法则。有学者认为:“楷”为本字,“稽”是“楷”的借字,是不是这个道理?

答:“楷”应该是后世修改之字,“稽”才为本字。之所以修改“稽”字,是因为对“稽式”难以做出解释。其实,改为或理解为“楷式”是严重的失误,这样把深刻的思想简单化了。《字林》:“稽,留也;止也。”稽式,把和悦思想保留于仪式之中。民间有许多传统节日,各有不同的形式,都充满着和悦、欢乐的气氛,给人们带来生活的希望,这是和悦的稽式。这句话的意思是让民众产生和悦,要有明确的载体,而不是空洞的说教就能实现的。亦,皆。“恒知,此者亦稽式也。”要永远明白这个道理,国家的福庆都包含在隆重的节日气氛中。

恒知稽式,此谓玄德。

问:“玄德”意指什么?

答:“恒知稽式”,要永远明白公众仪式中所隐含的意义。此谓玄德,这就是具有深远社会意义的行为。“玄德”重在强调“稽式”中和悦思想的重大社会意义。民众处在社会最底层,工作勤劳,生活艰辛,如果看不到人生的希望,必然会产生对统治者怨恨思想和行为,所以要让他们感受到生活的快乐,消除非分思想,而这种快乐只能以节日的形式让人们有所期盼,这就是“玄德”所强调的社会意义。

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乃至大顺。

问:王弼注:“反其真也。”将“反”释为“返”,应当怎样来理解呢?

答:“玄德”为隐含的意义,“物”为可见之象,两者从表现形式上是相反的,应该以“反”解之。人们常说:“和气生财,”指人和人之间的和悦关系在物欲方面会发挥积极作用,为什么这里讲相反呢?就在于财富和国家政策密切相关,所以追求物质欲的人常常评论国是,这种人只关心自己的财富,不会真心与别人和悦相处;那些物质匮乏的人每日辛勤劳作,反倒非常珍惜节日给他们带来的快乐,“稽式”对他们来说是一种精神慰籍,所以两者是相反的。

问:“大顺”是一种什么境界?

答:有的人释为:“顺应大自然的规律。”其实“大”和“大自然”没有关系。有的人释为:“最大的和顺。”“最大”的标准是什么?此概念不清晰。《道德经》每章的最后一句话一般是对本章主题思想的概括,所指是非常明确的。本章的主题思想是《兑》卦卦辞:“兑亨,利贞。”《彖传·兑》阐释为:“刚中而柔外,悦以利贞,是以顺乎天而应乎人。”“以不知知邦”即为“应乎人”;“稽式”即为“顺乎天”,因为所有的仪式都是源自于祭祀天地神祗,达到“顺乎天而应乎人”方为“大顺”。

也许读者会有疑问,《彖传》是儒家编写的,与老子又有何干?我认为是有关系的,《道德经》应该出自战国时期太史儋之手,而非与孔子同时代的老聃;太史儋时期,《彖传》已经写成,而且随同《周易》经文一起得以传播,老子用与《彖传》相近的思想解读《兑》卦卦辞也是成立的。

总之,本章以和悦为“道”,提倡以乐治民,使民知乐而忘忧;提倡民众做好本职工作,不宜多学而议政;提倡以仪式来安民,以此顺乎天而应乎人。

今译

推行和悦思想的目的,是为了不让民众对是非曲直分辨的太清楚,尽量使他们感受到生活的欢乐。

民众之所以难以治理,是因为他们学习了很多的知识。

所以他们以广博的知识了解和评价国家的管理,这对国家是有害的。

不以过多的知识来了解、评价国家管理得失,对国家来说是一种福庆。

永远要知道,要实现这种福庆,就在于把人们的欢乐凝聚于各种仪式中。

永远要知道,这些仪式所蕴含的道理,就叫非常深远的社会意义。

这深刻的社会意义所产生的影响是非常深刻、非常长久的,它与人们追求物欲的形态是相反的,只有这样才是实现顺天应人的最好方法。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