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道可道非恒道,一语双关四重变化,道破无常 [复制链接]

1#

在上一期的伴读中,我们了解了道德经文中,“道”这个字,所具有的五种不同的含义。

这一回的《境法云伴道德经》,我们要伴读解析的是:

现行排序的第一章:道可道,非恒道。

我们先来思考一下,上回伴读我们分析过了,老子老师在书写经文的时候,是有分段分节的。虽然没有数字的排序,但是总是有落笔先后的。

那么我们本回要伴读的这现行排序的第一章,到底是不是老子老师当年落笔的第一卷简的首段章节呢?解决这个问题对于我们明晰第一章的经典首句,道可道非恒道,是比较重要的。

我们先来看一下第一章的原文:

道可道非恒(常)道;名可名非恒(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故恒(常)无,欲以观其妙(眇);恒(常)有,欲以观其徼(曒)。

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这一章在出土的战国楚简中并没有发现,所以只能参照其它四个版本。在几个版本中,文字上的出入不太多,境法云已在原文中的括号里对适合做参考的部分做出了标注。文中原本的“恒”字,在后期传抄中改为了“常”字,原因是避讳汉文帝刘恒的名讳。

然而在古版引用中的标点断句上,楼观台版却出现了分歧,使得内容产生了较大的变化。结合经文含义,通过论证我们发现,现行版本的断句没有问题,只是断得有点过于细致,通过字义可以明确结构的地方,我们恢复了原始句式,不加用标点。

从这一章中,我们可以发现,老子老师对于“无”和“有”的描述,同于对本源之“道”的描述(详见伴读第2回)

由此我们是否可以推断,这一章落笔的时候,老子有可能尚未用“道”这个字,对其发现的万物之源,强行命名呢?

而从顺应尹喜的强求,才决定著述经文的写作背景来看,老子首先声明了,起初不愿文笔立言的原因。就是:道可道非恒道!

因此境法云认为这章经文,很有可能就是老子老师落笔的第一卷简首段经文。

所以,大家请看:

道①可道②非恒道③

句中1号“道”,在落笔的时候,并不一定是“本源之道”,而是用“道”字的另一种含义:即“人行为之思考,人行为之方法。道理,方法,法则,学问观点。”也就是上一回伴读我们所说的第三种道。

然而在老子老师对“本源之道”进行命名之后,第1号“道”字便具有了一字双关的内涵。

句中的2号“道”很明确,是同“言说”之道。

而3号“道”,则即可同于第2号“道”,也可同于第1号“道”。都没有问题,都能够做到合理顺畅!

在同于1号道①的时候,同时又蕴含了“道理法则之道”和“本源之道”两种变化。所以这文首开篇第一句中的3号道③具有一字双关四种变化。

讲到这里,换谁听着都会有点儿懵圈。没有关系,不要着急。

深呼吸!放松-----

现在境法云也需要静心凝神

然后就试着将这千古名句,尽最大努力,清晰明确的,表达阐述出来,为大家做好这个伴读小书童。

道①可道②非恒道③

释义一:当第一个道是“道理法则之道”同时,道③同道②

世间的道理和学问可以讲说,但表达内容却不是恒常不变得。同一事物,不同的描述者会有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表达方式。而传承者也会有不同的理解。

比如同一事件或事物,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看法,对错是非,皆有各自的道理。美丑取舍,都有各自的角度。而表述者的观众、听众、传承人,在进一步传递的时候,又会加入不同的理解,不同的表达。这就使得同一个道理法则,说法会千变万化,难以固定。

释义二:还是“道理法则之道”但,道③同于道①了

世间那些可以言说表达出来的道理,法则,学问等等,其所言所说,并非是事物其本质。因为演说只是方便法门,同时一切存在的道理,学问,法则运行,都不是恒常不变得。一切的事物都是在不断的变化当中。

道①可道②非恒道③

释三:第一个道换成本源之“道”,同时道③同道②

本源之道可以用语言来描述,但这些描述表达,并非是恒常不变得。

因为不同的得道者,基于各种原因,自然会有各自不同的表达方式,正如我们在伴读第2回中所说,这是由地区差异,语言差异,风俗历史文化等诸多差异所造成。

加之流传过程中各种因素和目的,造成的误解,误传,断章取义,遗失或篡改原文等等。境法云思考,这也是诸多得证的圣者上师们,不愿意文笔立言的重要原因。

释四:还是本源之“道”。道③同道①

可以用语言文字描述出来的本源之道,并非是真正的本源之道。

因为,一个无限地存在,如何能用有限的语言去准确表达呢。莫说本源之道是无限无尽,真空妙有的玄妙存在。便是最简单的道理,也很难被有效描述的。

比方说糖是甜的,这是一个很微末的道理。可是对于一个从未吃过糖的人,你如何的描述糖的香甜,才能让这个人准确理解糖的香甜呢?

所以语言文字,永远是有限制,有偏差的。论道万千,不如实践一步,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啊!

从这开篇第一句的伴读领悟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老子老师仅用简短一句话六个字,即阐明了自己本不愿文笔立言的态度和原因。同时又全面的,多层次地展现给后人,来体悟这世间万象的诸般无常。

(请看第四回下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