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道可道也,非恒道也 [复制链接]

1#
北京治白癜风最好的专科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index.html
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译:道是可以用来遵照执行的,但它可能不是永恒的道。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属性,我们可以给它命名,但名字不是永恒不变的。《道德经》第一句话,老子先自我否定,告诉我们道是可以拿来用的,但不要执着于它,道和名都不是永恒不变的。我们可能只了解道的一部分,落到纸面上也只是一部分,不能概括它的全部,我们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比如一个手机,在未被制造出来的时候,它不叫手机,它是各种材料。制造出来后,人们叫它手机,可手机不能概括它全部属性它可以打电话,是电话,可以看电视,是电视机,可以录音,是录音机。等手机坏了,被拿去分解了,它又不是手机了,变成了各种元素材料。佛家也有类似的说法,把佛法比喻成竹筏,一个人坐着竹筏过河,过河之后,就不用把竹筏背在身上了。《道德经》也像竹筏一样,我们也不需要执迷。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译:万物产生之前,无名无形的状态是道最开始的状态,是万物的开始。万物有名有实的时候,道是生养推动万物发展的母亲。我们的世界是从哪里来的,现在的科学家也在推测是宇宙大爆炸产生的。两千五百年前的老子也对这个问题进行推测,万物产生之前,还是无名无形的混沌状态的时候道就已经存在了,是道生成了世界万物,推动支撑着世界万物运行。道就是宇宙万物运行发展的规律,是它设计了我们这个世界。两千五百多年前老子就有这种思想,真是太狠了,难怪孔子都说老子是藏龙,神龙见尾不见首。故恒无欲也,以观其妙。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噭。译:要常从“无”中去观察领悟“道”的奥妙;要常从“有”中去观察体会“道”的端倪。老子告诉我们要用两种角度观察事物,一种是“有欲”,带着自己的思想,主观的看待事物。一种是“无欲”,清空自己,放下自己的欲望,客观的看待事物。老子认为万物起源的时候,是无名无形的混沌状态,这是世界最初的状态。只有保持清净虚空的状态才能与它沟通,所谓静能生慧,这是一种修炼方式,现在很多人都通过打坐冥想进行这种修炼。两者同出,异名同谓。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译:有名和无名的状态,这两者都是从道出来的,来源相同而名称相异,都可以称之为玄妙、深远。它不是一般的玄妙、深远,而是玄妙又玄妙、深远又深远,是宇宙天地万物之奥妙的总门。第一章是老子对“道”的概述,老子认为是有一个力量创造了我们世界,这个力量看不见摸不着,但是真实存在的,这个力量是“道”,“道”生成了世界万物,并推动世界万物发展。它无名无形,还是混沌状态的时候,是世界万物的开始,当它发展到有名有形的时候,是世界万物的母亲。我们要用“有欲”和“无欲”两种状态来看待事物。“道”就是我们这个世界的游戏规则,我们如果照“道”的规则做事,我们的生活会更加美好。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