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道德经第414162125等 [复制链接]

1#
复方乌龙散 https://disease.39.net/bjzkbdfyy/210830/9381058.html

第四章: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第十四章:视而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徼,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第十六章: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第二十一章: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

第二十五章: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老子在第一章中就说:“道可道,非常道”,那么,老子所说的“道”到底是什么呢?我们把老子在《道德经》直接描述道的几个章节全部都集中列于此处,试着进行对比分析,看看能否找出点什么来。

先说一例。第四章第一句“道冲,而用之或不盈。”其中的“冲”字,大多讲《道德经》的专家都译成了“虚空”。所以这一句就译为“道是空灵的,而其作用却无穷无尽。”貌似很符合老子“玄之又玄”的道学思想。但是,“冲”字最早的古字义为水的流动之象,或有道路的意思。如果将此处的“冲”译作“运行”,那么该句则可译为:“道之运行,其作用无穷无尽”,这样是不是也说的很通啊?

哪个译法对呢?请看接下来的几句:“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如果说“冲”是虚空,那么何来“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呢?正因为这样的译法上下文对不上,所以有人认为是段落安排错章了。但若将“冲”译成“运行”,挫锐解纷和光同尘就可以有了,上下文就说得通了。

末代皇帝溥仪字

关于“冲”字,最有名的用法是在第四十二章:“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这个“冲”字当然是阴阳激荡运行之意。我以为“冲”字在两处的用法相似。

好了,我们不纠结这些字词上的事,让我们寻找一下相关章节的关键说法。

第二十五章说“道”是“有物混成”;

第二十一章说“道之为物”,恍恍惚惚,有象、有物、有精、有信;

第十四章说:视而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其上不徼,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

从以上几个关键说法上,我们可以推论出:老子所说的“道”不是虚空,不是什么都没有,而是有东西的,只是我们看不到,摸不着,也听不到而已。就像古希腊哲学家所说的“原子”,是组成物质世界的基本粒子,但是看不到,摸不着,也听不到。这只是类比,至于老子说的“道”到底是什么,老子也搞不懂,只是“强字之曰:道。”如此,我们把老子所说的“道”理解成万事万物本源性的东西是没有错的。

那么,老子又是如何观察或感悟到“道”的呢?

请读第十六章:“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这就是老子认知“道”的方法:“修行入定”,从证悟中直观得来。想想也是,老子对“道”的那些个描述,我们凡人是绝对无感的。可能也只有“圣人”修仙得道后才会有那种觉悟吧。有时我会想佛家老祖如来佛证悟的东西是否可以与老子的“道”相互验证?单从经典上说,他们各有各的说法,凡人难以知道他们所说是不是一回事。或许他们的证悟有相通之处,只是各有侧重点不同而已,这也是可能的。

其实,我们凡人学习《道德经》不必纠结这个证悟。我们只要搞清楚老子所谓的“道”具本源性,以及老子所揭示的道之法则就好了。(如你要再纠结,就只有去“致虚极,守静笃”了,当然也有人跑到物理学中,想从现代物理学的领域中寻找出老子的道。这里就不讨论了)

关于老子道的本源性,应该是个“灰箱”性质的理论,不必理会她是原子也好,量子、或夸克也好,或者什么能量体也罢,都不用理它。只考虑她是:

①一种物质;

②“视而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是一种精微物质;

③“独立而不改”,十分稳定的一类物质;

④“周行而不殆”、“道冲,而用之或不盈”,道之运动循环往复,无穷无尽;

⑤“似万物之宗”、“先天地生”、“可以为天地母”。是说道之精微物质是前提条件,是先于万物的存在,它们的组合生发才生成了天地万物。

⑥“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即是说“道”是天地人的生发的根据,是他们的本源。在道组合的法则层级上,则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认识到以上六点,我们对老子所说的“道”就有了基本的轮廓性的认识。到此,就可以讨论那个关键的、“玄之又玄”的“众妙之门”了。

请细品,由“看不见”的精微物质组合生发而生成了“看的见”的天地万物。这是不是“无”和“有”的关系?第一章老子讲:“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这就对上了吧?“看不见”的与“看的见”的互为表里,老子抽象出来,以“无”和“有”命名,两者同为一体,理解了它们两个的关系,也就理解了大“道”。所以无与有才成为了“众妙之门”。自然,如果用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来解读,这也是个“对立统一”的关系。

有了“道”的认知,有了“无”和“有”的关系原理,于是,老子就恣意汪洋地在《道德经》中论述他的主旨思想:“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最通常的说法即是“无为而无不为”、“柔弱胜刚强”。

注意,到这里我们就遇到了另一个关键性问题:我们懂了“道”是本源性的,具有“原子”类的特点,我们也理解了“有无相生”是辩证法的,那么,怎么样就能够得出“无为而无不为”、“柔弱胜刚强”的结论呢?道理何在?辨别一个人是否真懂老子,就看如何是回答这一问题的。

我们且带着这一问题读《道德经》,慢慢地进入那个“众妙之门”进行深入探讨。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