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道德经第55章含德浓厚的人,比得 [复制链接]

1#
中科治白癜风疗效更显著 http://baidianfeng.39.net/a_zhiliao/160725/4910787.html

在本章里,老子用夸张的手法这样写道:把“德”蕴含在自己的身心里,而且积蓄得十分深厚,就像无知无欲的赤子,毒虫、猛兽、恶禽都不会去伤害他,同时他也不会去伤害禽兽虫豸,所以不会招引兽禽的伤害。他形象地说婴儿的生殖器勃起和大声哭喊,这是他精力旺盛和保持平和之气的缘故。他讲赤子的特点是柔弱不争和精力未散,其核心还是“和”。

车载说,老子书谈到“和”字,有三处应予重视,一为“和其光”,一为“冲气以为和”,一为“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它以“和光”与“冲气”与“婴儿”来说明“和”,都是在谈统一,都是在谈“混成”的状态。“和光”就“复归其明”说,当光射到了物件的时候,有射到的一面与射不到的另一面,“和其光”是把两者统一起来,回复到“明”的“混成”的状态。

“冲气”是万物的开端,万物含有负阴、抱阳的两方面,两者经常是统一的,表现出用之不盈无所不入的作用。婴儿是人的开端,少年、壮年、老年都以之为起点,但婴儿浑沌无知,与天地之和合而为一。“和”所表示的统一,包含着对立在内,是有永恒性的,所以说“知和曰常”。

老子承认“万物并作”的世界的多样性和普遍存在的矛盾,对社会上存在的占有、掠夺、欺诈、征战的状况极为悲愤,把统一看成他所要追求、所要恢复的事物的常态。

含德之厚者,比于赤子。蜂虿虺蛇弗螫,攫鸟猛兽弗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会而朘(zuī)怒,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

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物壮即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

不道早已:违背自然将提前衰亡。

含“德”浓厚的人,比得上初生的婴儿。毒虫不去刺伤他,猛兽不去伤害他,凶鸟不去搏击他。他筋骨柔弱,拳头却握得很牢固。他还不懂得男女交合,但小生殖器却常常勃起,这是精气充足的缘故。他整天号哭,但声音却不会沙哑,这是他身体谐和的缘故。

认识到谐和的道理叫“常”,认识到“常”叫做“明”。纵欲贪生叫做灾殃,欲望支配精气叫做逞强。过分强壮就会趋于衰老,这叫做不合于“道”,不合于“道”,很快就会死亡。

万法因缘所现,待生命缘成熟就从本原产生了出来。本命从永恒进入时间,而形成生命体又由空间所展现。世间法:出生的婴儿,成长的孩子,发育的青年,成熟的大人,衰老的老人,逝世的逝者。人之初,性本善,性是本性。性相近,习相远,本性一样,但本质不一样,所以才会有所差别。本性是出世间的本命,本质是世间法的本命。以世出世间慧光观之,当然是向返璞归真看齐,所以皆是至净圆满的永恒。但世间法是不到一定的时间一定的空间真理都是谬论,那未解脱的出世间法人与人的本性一样还有何意义?所以得从实际出发,一直踏着现实的大道走,那才是真理。

觉悟的人可以创造出许多实用主义的价值,从而可以奉献于国家,奉献于人民,奉献于社会。在创造价值的同时自己也获得了财富,当自己富贵了还要谋求众人富贵。钱财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其追求的目的就是为了尊贵感和尊严,当有了现实的经济实力后才能帮助更多的人。

一个人是否能觉悟有六成在于本质,四成在于教育,而教育是首当其冲的。人在出生时,人与人并没有多大差距,有先天性德圆融之法相。精力充沛,生命力充沛,整天大声哭却不嗓音嘶哑。少时所学是人一世的免疫,一个人的启蒙教育会对自己形成人生免疫系统,所以以后才能分得清是非。人与人的本性一样,但人与人的本质却不一样,所以随着时空的进行最终还是使得人们各不相同。不过全民接受过启蒙教育的效果总是比未接受过启蒙教育的效果是要强很多的。无论如何,天下大势的走向还是由智者们引领大众走向完美。

(1)朱元璋以礼求访人才

明代初期朝廷对百姓的礼仪教化倾注了极大的热情,这在朱元璋身上表现是十分突出的。作为一个开国皇帝,朱元璋从一开始就以礼对待人才,以利于社会的和谐和睦,使大明王朝立于更加稳固的基础之上。

明太祖朱元璋智谋超群,善于发现人才、使用人才和控制人才,这是他作为领袖人物的特殊本领,也是他建立基业的基础。

朱元璋在起兵之初非常注意搜集吸引人才,一再强调贤才是国家的宝贵财富,认为“贤才不备,不足以为治”。朱元璋军队所到之处都贴出招贤榜,声明“贤人君子,又相从立功者,吾礼用之”。

朱元璋率领义军打下徽州时,他手下的大将邓愈便向他推荐说:“大帅您不是一向求访贤士吗?我听说,在徽州一带有一个非常有名的人,叫朱升,他住在休宁这个地方。此人饱览经书,非常有才气。大帅何不访求他一次呢?”

朱元璋听后非常高兴,立刻就带着邓愈等人前去探访朱升。通过邓愈的带路,一行人很快就来到了朱升的住处。

朱元璋下马亲自去轻叩柴门,不久,一位老人走了出来。朱元璋马上抱拳恭敬地问道:“请问,先生莫不是休宁名士朱升?”

老人打量了朱元璋一番,见他气度不凡,戎装佩剑,身边还有兵士,料定他可能是红巾军的将领,便回答道:“老朽正是朱升,不知将军尊姓大名?”

邓愈在一旁说:“这是攻克徽州的红巾军主帅朱元璋。”

朱元璋马上接道:“我本来是个平民,可是当权者欺压百姓,这才举起义旗的。听说先生是有名的学士,今日特来拜访,并叩问大计。”

朱升听说站在前面的竟然是赫赫有名的朱元璋,不禁大为感动,连忙把朱元璋一行引进屋内。

通过从衣食住行、风土人情和国家大事的谈话中,朱元璋发现朱升谈吐不凡,对问题的分析入木三分,而朱升也觉得朱元璋平易近人,胸有大志,颇有将帅气度,不由得感到相见恨晚。

朱元璋问道:“以朱老先生之见,当今天下之势,我该如何行事才好?”

通过谈话,朱升已经揣度出来,朱元璋有平定天下的雄心壮志,便沉思片刻答道:“以老朽之见,大帅想成大业,要遵循3句话,这就是‘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记此3条,元帅可成大业。”朱升的意思是说,第一要巩固后方扎好根基;第二要发展生产增强财力;第三要缩小目标等待时机。

朱元璋听了,连声赞谢说:“先生立言警策,重如泰山!操练兵马,积蓄实力,奖励农耕,积有食粮,讳露锋芒,勿早树敌!先生见识宏远!”

朱元璋回去之后,把“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这三句话作为建立基业的基本方略。他推行屯田,奖励垦荒、兴修水利,振兴农业;清丈土地,建“鱼鳞图册”,防止豪强兼并,建立起坚实的政治基础和经济实力,获得了民心民意。

后来朱元璋做了明王朝的开国皇帝,他不忘朱升的功劳,请他去朝中做臣。因为朱升年老,朱元璋还免去了朱升每天上朝的跪拜礼节,对他关怀备至。

朱元璋在登基之前,还听说浙江有刘基、宋濂、章溢、叶深4位名士,于是,立时派人带着金银财礼和聘书去请。刘基等4人到建康后,朱元璋亲自赐座召见说“我为天下屈四先生”,十分谦恭诚挚。

朱元璋发现这4个人确实才识过人,当即重用:刘基留在身边谋划,宋濂任命为江西一带儒学提举司的提举,章溢、叶深为营田司佥事,4人各显所长,成为明代的开国元勋。

朱元璋广招人才,不但许多名士被招到身边,而且“由布衣登大僚者不可胜数”。因为他本人也是“崛起布衣”,搜罗人才很有成效,武有徐达、常遇春,文有胡惟庸、刘基、宋濂。

为了得到人才,朱元璋宽大为怀,盘算过元代内部的有用人才,千方百计收为己用,宣布“不以前过为过”的政策,大力招纳前朝人士,对为元代朝廷效过力的人概不追查,量才使用。

张昶在元代是重臣,精于典章制度,朱元璋招来任命为行中书省都事,他向人得意地说:“元代送一大批贤人与我,你们可以和他们讨论。”

郭云是元代的武将,忠于元王朝,曾经力抗朱元璋。徐达率领军队扫荡中原时,其他州县望风瓦解,唯有郭云不降。徐达后来抓住郭云,郭云破口斥骂,但求一死。徐达把郭云押到南京,朱元璋赞扬郭云的骨气,立即放了他。

因为郭云是武将,朱元璋觉得让他马上反戈会伤他感情,便命他为溧水知县,不久即提升他为南阳卫之会佥事,仍任武职。

秦云龙是元代江南台侍御史,很有名声,战乱时弃官隐居镇江。朱元璋早留心此人,在徐达率军进攻镇江前就交代说:“镇江由一个叫秦云龙的,才气老成,入城应该替我寻访他。”

徐达访到后,朱元璋立即派侄子朱文正带金子火速聘请,朱元璋亲自出门迎接,称呼先生而不称呼名字,表示了极大的尊敬。

(2)杨士奇处世谦恭礼让

朱元璋以一代帝王至尊,以礼待人树立了典范。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朱元璋的处世风格也深深地影响了明代的许多臣子。在这之中,杨士奇就是最为典型的一例。

杨士奇是明代时历任五代王朝的大臣。他没有经过科举考试取得功名,而是通过自学成才,由一个贫苦的寒儒做到了宰相一级。他寒士拜相与他早年的经历和谦恭礼让的处世风格密切相关。

购买专栏解锁剩余70%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