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道德经众妙之门,玄之又玄 [复制链接]

1#
哪家医院能治愈白癜风 https://m.39.net/baidianfeng/a_4287050.html
大家好,今天我们讲老子的道德经,大家都知道,道德经是中国哲学,经学,文学,天文学,以及辩证法,唯物主义,唯心主义的老祖宗。有了道德经,才有了后人口若悬河,滔滔不绝,绵绵不断断的专研和讲习。那今天在下就简单的介绍一下,道德经这部玄之又玄的文学巨著。老子道德经,分为道经和德经,前三十七章为道经的范畴,三十七章后,至八十一章,属于德经的范畴。今天我们看到的版本是,魏晋玄学大师王弼,所注,字数为字,外加重文字。其余版本有西汉,长沙马王堆帛书,甲本为字,乙本为字外加重文字;今本,河上公《道德经章句》为字(外加重文94字。版本不同字数累有出入,但是大意一致。当然道德经的版本,远远不止这么几部。中国文人,世世代代对道德经的注释和解读。多如繁星,不胜枚举。而道德经也是全世界出版发行量,第二大书籍,第一为西方的圣经。道德经又叫老子,因为是老子所写,又叫五千言,因为有五千多个字。先介绍一下道德经的作者,和老子的老师,以及创造背景,然后在分析一下,老子为什么这么火?为什么历经两千年,屹立不倒?为什么上至皇帝,下至黎民百姓,都爱不释手,津津乐道?老子先来看一看,老子是个什么人,老子,姓李名耳,或者叫老聃,老来子都行。出生于陈国苦县,今天河南河南省鹿邑县太清宫镇人,当然还有一说是安徽亳州人。近些年来人们争这个,争的很厉害,就连武大郎和潘金莲的故乡也有人在争。更何况我们伟的大太上老君呢!老子其生卒年不详,大约出生于公元前五七一年,春秋晚期。他是我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史学家,更是道家代表人物之首,也是李唐王朝,陇西李氏的老祖宗。老子古之学者必有师,老子虽然聪明过人,但也不是,一出生什么都懂的!高士传上说,有一个叫商容的,不知何许人也,有疾。老子曰:‘先生无遗教以告弟子乎?’’容曰:‘将语子。过故乡而下车,知之乎?’老子曰:‘非谓不忘故耶?’容曰:‘过乔木而趋,知之乎?’老子曰:‘非谓其敬老耶?’容张口曰:‘吾舌存乎?’曰:‘存。’曰:‘吾齿存乎?’曰:‘亡。’‘知之乎?’老子曰:‘非谓其刚亡而弱存乎?’容曰,嘻,天下事尽矣。老子引用这段什么意思?我们可以捕风捉影的,姑且认为,商容是老子的老师。那商容从那里爬出来的呢?不知道。但是我可以言之凿凿的说,一定不是商纣王时期的那个商容,差了几百年呢!否则商容真的成精了。上述材料说,老商容不行了,老子去看他,商容说了三点,到了故乡要下马,和老人狭路相逢要小步快走,尊敬老人,第三就是柔弱的,比钢强的要活的久。你看看他的牙齿那么坚硬,最后都死光了,而柔软的舌头还在。老子看来是得到了真传,无论他的无为而治,还是上善若水,以及治大国如烹小鲜,乃至于后世的道家太极,都是虚无缥缈的,软趴趴的,柔弱的,不行的,最后胜过了那些刚强,坚硬的。我突然想到了儒家,有子路问强,孔子说南方之强要比北方之强牛。二者一比较,孔夫子讲的强,和老子讲的强是一个道理。老聃后来老子因为太好学,太聪明,商老师也交不了他了,就推荐他去周朝太学继续升华。文献记载:周朝国君又让他当了,国家图书馆,管理员。”老子入周,拜见博士入太学,研习,天文、地理、人伦,无所不学,无所不览,文物、典章、史书无所不知,这一时期老子的学业,大有长进。可以说他真的是博览群书,无所不知,无所不晓。再看看道德经创作背景,关于道德经的背景,我们要在史记,《老子传》中找答案。司马迁说,老子“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言,道德五千言而去,莫知始终”。还有一说是函谷关守将尹喜,有一天看到紫气东来,几天后就见到了,骑着青牛长发飘飘的老子入关。而尹喜,后来成了道家楼观派的祖师爷,他有个学生非常会讲故事,那就是列子。司马迁说,老子在周朝呆久了,发现周朝是一天不如一天,然后他就逃跑了,来到关口,守将尹喜说,你是不是要归隐。老子怎么说的,不知道了。反正此山是我开,此树是我栽。要想从此过,留下买路财。哈哈,老子当然是没有什么买路财的,尹说,你给我写一部好书再走!于是乎,道德经五千言,就这样横空出世了。入关那说了半天到底什么是道德经呢?我告诉你,紧道德二字都很难解释。为什么?这个题目就是道德经五千言,八十一章里面一个总提炼,是王冠上的宝石,经典中的经典。而要想解释道德二字,把道德经翻上一千回,也不一定明白。非一般大学问,大知识人不可。而道德二字的解释,也是见仁见智,没有定论。正所谓大象无形。道有多高,非言语和说教可思量的。不可思量,也要思量,我们来看看韩非子的解释,韩非子是这样说的:“道者,万物之所然也。我理解韩非子说的道,就是万物的规律,万物的来源,乃至于归宿。这里可以看成是唯物论,而后世宋明理学家,有唯心论之说。千百年来争来争去,到底是唯心还是唯物。到底是形而上学,还是形而下学,这个真的不重要,你说是唯心的也没错,因为一切现象离不开心去感受,你说是唯物的,当然更没有错!因为心离不开物嘛!是不是?我认为凡执其一端,非黑即白的,都不是究竟的那个道。那什么是个道呢?有无同出异名嘛!理解了没有,心经上说,色皆是空,空即是色。什么意思,一个意思。心物一元,天人合一,天人感应。老聃那说的玄之又玄,道德经为什么如此畅销?乃至于全世界的文人,帝王,军事家,政治家,哲学家,科学家,以及商人都奉为圭臬,因为道德经,隐含着内圣外王的修身之道,同时还包涵着君王南面之术。当然任何人看此书,都能在里面受益匪浅。为什么,因为大道至简,因为此书包罗万象。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而看出来的结果也是不一样的,因为角度和立场,境界和修养不同。看透了叫月无阴晴圆缺,那有什么阴晴圆缺,人家就在那里不动,那有什么悲欢离合,是我们自己,自作多情,是不是?当然之所以大名鼎鼎,更要归功于这本书的文字,写得太过精美。我说过,最好的文章,一定是用最简单的语言,去阐述最高深的道理。而道德经言简意赅,内容又及其深远。真是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大道至简啊。然而光简洁还是不够的,你看看道德经,里面的修辞手法多么的精辟,有比喻,如上善若水,就四个字,比喻的恰到好处,又无比准确,就这四个字把人性,和自然完美的结合在了一起,还有顶针的手法,比如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读起来是不是一气呵成?还有排比,比如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等等。还应用了大量的押韵,比如第三章、“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第四章、“其政闷闷,其民淳淳”给人读起来轻轻松松朗朗上口,如同诗歌一样优美且自如。老子还有大量对偶句,比如,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还用了很多设问和反问句式:比如“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这样自问自答。把一个道理讲的头头是道,又明明白白,让人读起来,如身临其境,又时时刻刻让人反思回味。老子可以毫不夸张的说,道德经五千言,随便提溜一句,都可以做我们的座右铭,都是我们一生受用不尽的良师益友,道德经,如同天上的星辰,璀璨夺目,如同人间的珍珠美玉,贵不可言。好了今天就先扯到这里,以后有机会再把道德经的每一章,系统的讲一讲。最后用道德经第一章里面的话来结尾,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沧月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