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道德经第一章玄妙之道 [复制链接]

1#
常道是无法用言辞准确描述的,常名也无法用概念予以准确界定。无,用来指代天地产生之前的样子;有,用来指代天地万物产生的根源。所以,“无”蕴含着道的奥妙;“有”,蕴含着道的边界。无和有,都源于道,但称谓不同,都是玄妙的。探究这玄之又玄的道,正是探索自然界诸般奥妙的门径。梵天净土弥勒道场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①。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②。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予以观其缴③。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④。玄之又玄,众妙之门⑥。①道可道,非常道:可以用言语准确描述的道,不是恒常之道。其中,第一个“道”是名词,指“道理”;第二个“道”,是动词,指“言说,描述”;第三个“道”,是老子哲学中的专用名词,指作为自然界元组分和本原的客观实在及其运行规律,包括道体(作为客观实在的“道”)和道法(道体的运行规律)。所谓客观,是指心之外,或不源于心;而主观,则是心之内,或源于心。“道可道”是名词短语,其中“道”是中心词,“可道”是“道”的后置定语,相当于“道之可道者”或“可道之道”。可道,可以用言辞准确描述。非,不是。常道,恒常之道,真常之道,自然界永恒的规律。道体是作为自然界元组分和本原的客观实在。所谓元组分,是指道体作为自然界一切事物的基本组成部分,极其微小,且不可细分。正是由于道体的尺度极其微小,远小于人类感官可以感知的范围(眼耳鼻舌身意都有有限的感知范围),“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不可致诘”,因而幽微难测,难以名状。所以人类对于道的认识,是从无到有、由浅入深、由表及里、逐步深化的,要做到绝对精准极其困难,与此同时,作为人类表达方式的语言本身,也是随着人类对于自然界认识的不断深化而处于持续演进和完善之中,人类在任一时期对于道的认识和描述都不可能做到绝对精准,也无法准确描述和界定“道”的全貌和根本特征。因此,可以用语言准确描述的“道”,就不是恒常之道、真常之道或绝对真理,从这个意义上说,“道可道,非常道”。②名可名,非常名:可以用概念准确界定的名,不是恒常之名。其中,第一个“名”,是名词,指“名称”;第二个“名”,是动词,指“准确界定”;第三个名,是老子哲学中的专用名词,是指依据“道”的本质特征而予以准确界定的概念或名称,是“道”之名。“名可名”是名词短语,其中“名”是中心词,“可名”是名的后置定语,相当于“名之可名者”或“可名之名”。可名,可以用概念予以准确界定的。非,不是。常名,恒常之名,真常之名,准确反映事物本质特征的哲学术语。“名以命物”,名称是用来根据事物形状的本质特征来命名事物的。“名以正形,形以应名”,名称是用来界定事物性状的本质特征的,而事物性状的本质特征应该与其名称相匹配一致。如前所述,道体作为自然界元组分和本原,极其微小,幽微难测,受限于人类自身感知能力的局限,人类对于道体的认识是不可能绝对准确的,同时,由于人类语言的概念体系本身随着人类对于自然界的认识而处于持续演进和完善之中,因而任一时期对于道体的认识和界定都不可能做到绝对精准,都无法准确界定道体的全貌和根本特征。因此,可以用概念予以准确界定的名,就不是恒常之名,从这个意义上说,“名可名,非常名”。③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无”,指代天地的本始状态;“有”,指代万物的根源。“无”和“有”,老子哲学中的专用名词。“名”,指代或称谓。“无”,指代天地初始时的状态,那时天地混混沌沌,道体充斥其间,“周行而不殆”,但其状态却无法为人类所感知,也无法为其赋予准确的名称,姑且用“无”来指代这种状态。这种“无”,绝不是不存在任何客观实体,而是这种实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恍恍惚惚,惚惚恍恍,无法为人类所准确感知,也就无法为其准确命名。“有”,指代自然界中道体的客观存在。道体作为自然界的元组分和本原,化生了天地,化生了天地间万事万物,这些都可以为人类所感知,因而人类辨别和依据事物的性状特征,赋予其不同的名称,“名以命物”,“名以正形,行以应名”,这样自然界万事万物就被界定和区别开来。因此,道体的存在,也就是“有”,化生自然界万事万物就有了可能,也就成为万事万物产生的根源。这种“有”,是哲学意义上的“有”,不同于实体的“有”。④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因而总是从“无”的角度,以观照“道”的微妙;总是从“有”的角度,以体察“道”的运行。这是因为,“无”的状态,“视之不见、听之不闻、博之不得”,“不可致诘”,幽微难测,极其玄妙,因此只能用心去观照和品味其中难以名状的奥妙,即“观其妙”;“有”的状态,道体是客观实在的,周流六虚,运行不殆,化生出自然界万事万物,品物流形,周而复始,可以用心去观照道体的运行状态和规律,即“观其缴”。徼(jiào),运行。⑤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无”和“有”,都源于“道”但名字不同,都是幽昧深远的。此两者,指上一句中的“无”和“有”。同出,都源自“道”,都是“道”的性状特征,前者不可名状,后者化生万物。玄:幽昧深远,难以名状。⑥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玄妙而又玄妙,却正是探索自然界诸般奥妙的根本门径。自然界由道体组成,道体的规律是幽微难测的,这些都是人类的未知领域,极为玄妙,乃至玄之又玄;但是,尽管这些规律非常玄妙,探索起来困难重重,却也必须研究玄妙的“无”和“有”,才能掌握自然界万事万物背后的规律即“道”,由“体道”而“知道”而“行道”,循道而行,实现生存和发展,达到“和谐”和“大同”的妙境。可以用言辞准确描述的道,不是恒常之道;可以用概念准确界定的名,不是恒常之名。无,用以指代天地的本始;有,用于称谓万物的根源。所以总是从“无”的角度,以观照“道”的奥妙;总是从“有”的角度,以观照“道”的边界。无和有,都源于道,但称谓不同,都可以说是玄妙的。玄妙又玄妙,却正是探究自然界诸般奥妙的门径。《道德经》分上、下两篇,上篇讲“道”,称为《道经》;下篇讲“德”,称为《德经》。“道”和“德”,是《道德经》中最为重要的两大核心概念。本章讲形而上之道体,“道”和“名”,“无”和“有”,都是核心概念,必须深刻理解,否则无法把握《道德经》的真正内涵。在这里,有必要把自然科学的基本原理与社会科学的基础知识相结合,以融会贯通,把握“道”这个深藏在自然界万事万物背后的普遍真理。“道”是作为自然界元组分和本原的客观实在及其运行规律,包括道体和道法。其中,道体是道作为自然界元组分和本原的客观实在,而道法,则是道体的运行规律。道体作为自然界的元组分,极其微小,不可细分,“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不可致诘”,“无状之状,无物之象”,“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尾”,无法获得其性状的本质特征,也无法依据其特征为其赋予准确的名称,因而老子说“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因此,‘道’是老子专门为自然界元组分和本原创设的‘字’,同时由于道体充斥于自然界之中,周流六虚,“其大无外”,因此名之曰“大”。道体又是自然界的本原。一方面,“道”产生在天地形成之前,“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同时,“道”的客观实在性的“有”是“万物之母”,因此,道化生了天地,化生了自然界的万事万物。另一方面,“吾不知其谁之子,象帝之先”,“道”的源头无从可知;“渊兮似万物之宗”,“道”本身就是自然界一切事物的根源。因此,“道体”是自然界的本原。道体作为自然界的本原,化生了自然界万事万物,道体的规律也就是自然界的规律,天是自然的一部分,地不过是天上的一粒尘埃,人不过是地上生长的一种动物,“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因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体是什么?就目前人类关于自然界的认知,“道体”应该是一种极其微小、不可细分的振动能量体,远小于当前人类所探知的量子。根据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质量不过是能量的一种较为致密的组合和存在形式(这一点可参考质能方程),而能量是一种振动的波。道体不可细分,因而“其小无内”,是自然界中最小的客观实在,因而可以穿越任何空间。“道冲,而用之或不盈”,道体就像宏观世界中的水分子一样,弥漫在自然界中,“湛兮似或存”,周流六虚,“其大无外,其小无内”,“周行而不殆”。“无”和“有”,都是老子哲学中的核心术语。在天地诞生之前,自然界混混沌沌,道体充斥其间,不可名状,因而人类无法把握其性状的根本特征,也无法予以准确命名,姑且用“无”来描述天地诞生之前和初期的自然状态,即“无,名天地之始”。与此同时,道体是客观实在,也就是“有”,形成了天地,化成了天地间乃至自然界万事万物,人类可以感知事物性状,可以根据事物性状的根本特征,赋予其不同的名称。从哲学的意义上,“无”和“有”都可以分为客观和主观两种层面。所谓“客观无”和“客观有”,是指绝对意义上的“无”和“有”,前者是绝对真空,后者是客观实在。所谓“主观有”和“主观无”,区别在于是否可以为人类所观照和感知,经由人类的感知系统(眼耳鼻舌身)、信号传输处理系统(神经、大脑、心灵)的处理和判断而确定为“无”和“有”。在不考虑人类感知系统谬误的前提下,考虑到人类感官认知能力的局限性,“客观有”一定包括“主观有”,而“主观无”一定包括“客观无”。特殊情况下,由于人类主观判断的谬误,“客观无”的情况,也会出现“主观有”的结果,这种现象对于人类来说是普遍存在的。表1无和有的分类所谓“有无相生”,是指在一定条件下,“有”和“无”可以相互转化。这里的“有”和“无”,必然都属于“客观有”,只不过相对于人类感知能力来说,事物形态发生了变化,“主观有”和“主观无”相互转化。以水为例,当水从可见形态(冰或水)转变为不可见形态(水蒸气),便从主观“有”变成了主观“无”;而当水从不可见形态(水蒸气)转变为可见形态(冰或水),便从主观“无”(“客观有但主观无”变成了“客观有且感官有”)。从能量守恒的角度讲,“客观无”到“客观有”的转换是不存在的,绝对意义上的“有无相生?”或“无中生有”是不可能发生的。“无”和“有”,不过是以不同的视角来看待道体的存在形态。从人类无法感知的角度讲,是“无”;从客观实在性来讲,是“有”。因此,“无”和“有”,都源于“道”,只不过是视角不同而已,因此“异名”。两者作为道体的形态,都是极其微小、不可细分的道体的反映,都是幽微难测、难以把握的,因而“同谓之玄”。在人类诞生之初,对于自然界的一切,都是一无所知的,充满敬畏之心,自然界的一切,都是“玄”的,“玄之又玄”。人类要想生存和发展,必须探索自然界的规律,利用自然界的规律,顺势而为,规避灾难,因此又不得融入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界,探究自然界万事万物背后的规律,这也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唯一途径,因此必须探索未知世界,因而研究“玄之又玄”的“无”和“有”,是“众妙之门”。1.老子今注今译.陈鼓应注译.修订本.北京:商务印书馆.(.03重印)2.老子道德经注校释.(魏)王弼注.楼宇烈校释.北京:中华书局..12(.6重印)云鹤于天心阁戊戌年乙丑月壬戌日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