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重新解构道德经灵魂所在的第一章第四 [复制链接]

1#
此两者,同出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常见的解释:无与有这两者,来源相同而名称相异;此两者到底是指什么也产生很大争论,很多人认为是指无和有。其实这句话已经告诉了最终的指向是名,这两者是关于名的不同,那么结合上一句就能知道,这两者就是指有名和无名。有名和无名是同时出现,只是名称不同罢了。无为而为,难有作为其实,从方法论的角度看,无论是“有”、“无”、“有名”、“无名”,都不能和“玄”联系在一起。例1、对于一个实际存在的人而言:诞生就是“有你”,没诞生“无你”;抑或说一个人没有取名字即“无名”,取了个名字“有名”。例2、对于一个科学定律,如“万有引力”,也就是故事所说的“苹果砸在了牛顿头上”,基本上有个了解,被牛顿发现就是“有”,没有被牛顿发现就是“无”,被牛顿命名为“万有引力”就是“有名”,没有命名之前就是“无名”。例3、手机大家都在用,没有发明前就是“无”,发明后就是“有”,之前叫大哥大,没有手机这个名“无名”,现在取名手机”有名”。以上三例所说的“有、无”、“有名、无名”都不能和“玄”产生联系,不能破解老子的方法论。所以,雨田认为此两者是指“妙”与“徼”;为什么是同出?出自哪里?“观其妙”、“观其徼”,这里的“其”皆指“道”,“妙和徼”都来自对“道”这个事物的观察,但名称不同;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王弼注:“妙者,微之极也”。王弼注:“徼,归终也”。元代黄公绍所编韵书《古今韵会》徼:一曰:徼妙玄:其本义是赤黑色,赤黑色颜色较为模糊,由此引申出深奥,玄妙等意思。第十四章“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其上不皦,其下不昧”;“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都是老子观察到的玄妙之处第二十五章“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第四十章“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上不皦,下不昧”这样的事物根本无法被人类“动用”,于是老子继续观察抽象的“道”,发现深远的道会反(翻转)回来,从而确定道的边界,被人们掌握,进而被人“动用”。高大上一点解释就是:运动规律被人们掌握发挥作用;完全不同于第十一章“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的“利用”价值。“妙是玄,徼是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既要能了解事物的奥妙,又要能框定事物的边界,如此,才是人们动用自然的方法论。道之动,器之用粗浅地说:科学的发现发明都是在理想模型、封闭系统等理想条件下,框定边界之后得出的,然后应用于实际之中,例如:温度计。中华文化中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规矩就是用来框定边界的。原创文章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