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一章开始写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虽然有些人认为第二个道字不应解释为说的意思,但无论如何,这么解释是最耐人寻味的,也更接近老子的本意的。道如果可以说得出来的话,就不是永恒不变的道了;名字如果可以叫得出来的话,就不是永恒不变的名字。但这种解释,紧跟着就产生了一种疑问:道既然不可以说,老子写《道德经》又为了什么?难道写出的《道德经》不是说出来的文字吗?关于此,历来有许多说法:1、被逼无奈说。话说老子骑着青牛要出函谷关,为了隐居也好,为了传道也吧,总之要离开中原。可是这么了不起的一个大学者却要流浪到边塞小国去,函谷关的守将非常心疼,觉得这是国家的损失,于是就把老子扣留了下来,不让他西行。怎奈老子西行之心坚定,屡次与函谷关将领交涉。于是乎函谷关将领就想了一个办法,让老子把自己的学说写成一本书,写成之后才可离开。道是不可说的,但是面对函谷关将领的逼迫,老子也不得不强行而为之,这就有了我们今天看到的《道德经》。2、弟子传承说。当然故事毕竟只是故事,何况历史久远,我们也很难从有限的资料中查其真伪。但就古人提倡述而不作来说,《道德经》极有可能是老子的弟子根据老子的讲述,然后根据自己的理解形成的述作。虽然是述作,但其依然秉承了老子典型的道家思想。3、真诚讲述说。无论是弟子述作,还是函谷关的将领真诚的挽留,老子要传道,除了用身体力行的办法教导外,要想把自己的思想流传后世,他都得想方设法诉诸文字。《道德经》开篇就讲:“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这也不能不说有其深刻的旨意,万事万物都是变动不拘的,又有哪个事物是永恒存在的呢?但我们依旧要问,道既然不可言说,那为什么还要写《道德经》?其实这并不难以解释。《道德经》第一章接着写道:“无,名万物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玄之又玄,众妙之门。”道虽然不可直接言说,老子却找了两个相似的概念,一个是无,一个是有。并且认为悟道贵在观察有和无,以及有和无的边界。深奥啊深奥,变幻啊变幻,这就是众妙的法门。说到这里,我们就终于明白了老子,原来他一方面强调道的不可言说,一方面又在告诉大家,悟道法门的可言说性。由此我们可以明确《道德经》整部书虽然不是直接言道是什么,但依旧是不离其道,因为老子一直在讲述悟道的法门!完整无删减版道德经全集文白对照套装正版全套共6册精选¥79¥打开百度APP立即扫码购买购买已下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