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道恒无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
化而欲作,吾将阗之以无名之樸;
阗之以无名之樸,夫将不辱。不辱以静,天地将自正。
简译:
创生宇宙万物的大道始终顺应着万物自由的发展,不妄加干涉。
侯王若能恪守这一准则,还清静于民,恢复事物的天然状态和自然本性;那么万事万物都能各安其分,各足其性,自如地根据环境的变化进行调整,进而实现和谐;
倘若这种和谐又受到了某些欲望的冲击、破坏,我的对策是:大力倡导没有名利修饰的,纯朴、自然的生活理念。
因为社会的混乱,生态的恶化主要源于争强好胜、追名逐利、物欲享乐等各种不良观念对人性的搅扰;只有驱除各种不良观念,大力倡导没有名利修饰的、纯朴、自然的生活理念,才能使社会恢复宁静祥和。
具体的操作方法其实《道德经》中已经足够完备,
如/p>
·不上贤,不贵难得之货,不见可欲。
·绝圣弃智;绝仁弃义;绝巧弃利。见素抱朴,少私而寡欲...,绝学无忧。
·无为之益、不言之教;
·塞其兑,闭其门,和其光,同其尘......;
·为道日损,损之又损;损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矣。
·小邦寡民...使民复结绳而用之。
·辅万物之自然等等;
老子从思想观念、信仰、价值观等多方面倡导纯朴、自然的社会走向;也可以说,整部《道德经》就是在向社会“阗之以无名之樸。”
“阗之以无名之樸,夫将不辱。”这里的“辱”字意义深刻,“辱”的意思是:折磨,污侮,使对方蒙受打击羞耻。
在本章中特指与“无名之檏”相反的“争强好胜、追名逐利、物欲享乐等不良观念”对人类的愚弄、折磨与羞辱。
大概是在人类开始分别善恶美丑的时候,争强好胜、追名逐利、物欲享乐等不良观念便如影随形般进入了人类社会;它们以权力和财富为诱饵,驱使着人们竞相追逐,却让人们忘却了内心深处真正的渴望和精神的富足。
人们往往将权力和财富视为衡量一个人价值的唯一标准。
因此,许多人不惜一切代价去争夺权力和财富,甚至不惜背叛自己的信仰和原则。这种对名利欲望的过度追求,必然导致人类的道德沦丧和社会动荡不安。
这些观念本是源于偏见、误解以及狭隘的视野,根本代表不了“人的价值”。
它们存在的意义只是制造混乱和纷争,从国际间的争端到地域间的冲突,从家庭的纠纷到社会的高离婚率,都与这些不良观念息息相关;人类创造了这些观念,却反被它们所愚弄、折磨、羞辱;
所以,“阗之以无名之樸,夫将不辱;”就是说:
当人心被纯朴、自然之理念充盈,便能挣脱世俗之愚弄与欲望之折磨。
没有了世俗之愚弄与欲望之折磨,社会便可恢复宁静祥和;在人类的谦卑与顺应中,天地也将恢复生态平衡,万物共生共荣。
#图文万粉激励计划#
注释:
此处含义为:创世的本原力量、宇宙的开始、万物的创造者;
详解参见:16《道德经》——“无为”解析;
①本义:动词,各路宾朋与热闹喧声遍布家园。②动词:充塞,充满,填塞。
本义,名词:原木,未加工的木材。形容词:单纯的,未修饰的。
①本义,本义,动词:手持石器,伐木锄草,垦田耕作。
②动词:人身攻击,折磨,污侮,使对方蒙受打击羞耻。
③名词:精神打击,羞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