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在《道德经》中说:“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意思是说,永恒的德不离开,复归到婴儿的纯真状态。天下最柔弱的人莫过于婴儿了,婴儿秉性天真,想哭就哭,想笑就笑,饿了吃饭,渴了喝水,醒了玩耍,困了睡觉,不高兴时,会恨会恼,会抓会咬。心念到处,形体随之,毫无掩饰,表里如一,这个就是婴儿的本性真我。这个婴儿之真是我们要修成的第一个自己。因此老子认为人应当向婴儿学习。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威廉·华兹华斯也把婴孩作为自己的理想人格。他在《每当我看见天上的彩虹》写下了这样的诗句:每当我看见天上的彩虹,心儿就激烈地跳动。我年幼的时候就是这样,现在成人之后还是这样,但愿到年老时依然这样,要不,就让我死亡!儿童既然是成人的爸爸我就能希望天然的敬爱把我的一生穿在一块儿“儿童是成人的爸爸”是指成人应以孩童为师,让天性永存。诗人对孩童怀着神圣的崇拜,竭尽礼赞。诗人相信婴儿刚刚来自天堂,童年离天堂亦不远,所以他们处在生命之始那天赐的幸福之中,并依旧保有天赐的禀赋,是优秀的哲人,能悟透上帝那永恒而深奥的圣书。因此诗人祈愿孩子能够童心永驻,不必象成人那样背起尘世与习俗的重负,去同天赐的幸福交战,永远保持从高邈灵境取得的荣光,甚至要拒绝成长,不必追求那带来不可避免的枷锁的岁月之流。所以说,成人要找回幸福,必须追溯童年。人类由蒙昧迈向文明的第一步,是巨大的历史进步;但另一方面,又是一种堕落,一种离开古代氏族社会的纯朴道德的堕落;贪婪、物欲、自私、掠夺成了文明时代无处不在的魔咒。那么我们如何看待这日新月异的文明进化,怎么生存?怎么面对浑浑噩噩或自认为的奋斗追求中的突然惊醒?觉醒后的自我何处安顿自己?人类早已改变了与自然的原始而和谐的关系,不断征服自然,也就注定远离了自然,最终失去了与大地的亲和感,变得“无根可溯”。同时,人类也愈来愈依赖于现代高科技等异己力量,忽视了对人自身存在意义的探寻。《道德经》里说:“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登春台。我独泊兮其未兆,若婴儿之未孩。”意思是世人都很兴高采烈,我却像婴儿一样淡泊安静。人要回到婴儿状态,也就是回到致真、柔弱、淳朴的本性。婴儿虽喜形于色,但并不伤神,他们前半小时哭完了,哄好之后转脸就又笑出了声。他不知道笑可以取悦别人,也不知道哭可以唤来呵护。而天真好奇的孩童能从任何简单的事物中找到乐趣和新鲜感,能从一块泥巴想到世界、一粒细砂想到天堂,从成人眼里的乏味中平凡中看到美。所以,婴儿是有道之人的代表—“其德足全,其精至纯,其气至和。”老子说的是深层哲理,不是表面的模拟,不是像婴儿的形,而是一个内心修养的要求,是高境界生命状态的要求。如果心灵纯洁,和谐寡欲,就能够自然、天真、活泼、恬淡、充实。离“天道”、“本性”更近,离婴儿、赤子那种生命状态就近了。这种要求当然很高,很难完全做到,但是现代人确实可以从中得到启示与智慧。成人尽管已经远离童真,失去了童年时代的本真,但“余烬犹温”,只要努力通过回忆、想象,自我修缮,仍然能把现在与过去、人与自然整合起来。某些神奇的力量就藏在人生的某个片段、初始、和童年。这种力量可以向心灵提供滋养、暗中医治,实现心灵的当家作主,或许就能把人从一切困厄中解救出来,也就可以达到老子所说的知和曰常,知常曰明。走得远了,常常会忘记为何而出发。所以我们要学会“复归于婴儿”,常常内省,学习婴儿天真烂漫,秉性无邪,含朴守素,内外合一。找回并秉持初心,方得始终。老子的“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告诉我们,生命的本源,就是回归根本,是至简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