帛书乙本:
不出于户以知天下。不窥于以知天道。其出也弥远者其知弥而名。弗为而成。
帛书甲本:
不出于户以知天下。不窥1于牖2以知天道。其出也弥3远其人弗行而。不为而5。
注释:
1窥:从小孔、缝隙或隐蔽处偷看。
2牖:窗户。
3弥:更加。
4见:同“现”。
5不为:老子的不为是指人对依照事物发展的规律、法则对其发展的方向有了前瞻性的认识。
合并文:
不出于户以知天下,不窥于牖以知天道,其出也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不为而成。
译文:
不出门就能了解天下的事物,不从窗口窥探就知道规矩。走出去越远知道的越少。因此圣人不用走到哪里就知道事理,不用看见就知道是什么事物,不去做就具备了做好的基础。
释义:
不出户,有车之用,车以载道,简帛有音——返识也,了解天下是知识的积累。不窥牖,有光盈室,辨析阴阳,万物同理——溺知也,明白天道是分析积累的知识找出事物发展的规律和法则。行于道,有道不远,无道不得,识、知为行母——依道而行,有道的动和用能使有知的人心恒志坚,从而“宅天下”“迲天下”,无道的动和用很容易被现象、性情所左右,无知而有“智”的人会失去道德,形同乇草。
学是为了建立人性来获得更好的生活,自己不学,唬又何用?而学的途径除了“人唬”之外,更在于“自唬”。道有有道、无道,正道、奇道;德分有德、无德,善德、恶德,自唬是道中有德,人唬是德中有道。对于这段文字,读者的“心思”一不留神就会飞出天际,把老子捧成“不为而成”的“神仙”,继而走向了“玄之又玄”的玄幻。
老子图明文徵明
老子,春秋末期人,公元前年——公元前年,《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周藏室之史也。
周灵王二十一年(公元前年)进入周王室任守藏室史。
周景王十年(公元前年)受到权贵排挤,被甘简公免去守藏室史,出游鲁国,在巷党主持好友葬礼,孔子时年十七岁,助葬,并问礼于老子。
周景王十五年(公元前年)被甘平公召回任守藏室史。
周景王十九年(公元前年)孔子年二十六岁,适周,拜见老子。
周敬王四年(公元前年)因为周王子争夺王位,王子朝携周守藏室典籍、礼器等奔走楚国,老子受牵连被罢免,回故里居住,其后典籍、礼器等不知踪迹,有随葬说、散落说、隐藏说。
周敬王十九年(公元前年)孔子至老子故里问学,孔子时年五十一岁。
周敬王三十五年(公元前年)传说老子离开故里,出函谷关,遇尹喜,留书《道德经》。
周元王五年(公元前年)死于秦国。《庄子·养生主》:“老聃死,秦失调之,三号而出。”
老子任职周守藏室史前后30余年,修补、整理周王朝及周以前的典籍,博览群书、积累沉淀,书放于天地之间,天地之间印证于书,观人知己,察己识人,识人物而明道德,以德服人——给动物性的人穿上道德的衣服成为真正的人,洋洋洒洒写下五千文,为后世开启了知识的大门。
书是人类用文字记录语言、事物、思想的载体、工具,是人的主观意识对人与自然的现象和形式进行认识、记忆、组合提取出客观事物的本质和内容而形成的语言文字。书是人脑运动再创造的产物,也是人的意识之间交流活动的产物。现在最能体现其功用的是各类物品使用说明书,小巧、实事求是、简洁明快,讲明利害、清晰明确,而人对使用说明书的态度是既重视又忽视,用时仔细阅读,不用时弃之如履,再用时会翻箱倒柜也难觅它的踪迹。
读书是很多人意识(精神)的“欲望”,求知是人类在欲动力作用下用脑的思维活动去探求事物因果关系的行为。在生活中遇到问题、解决问题时不会立即出现一个老师给你解惑释疑,在识字的基础上,书也成了不说话的老师。书中有文字构建的一幅幅画面会在读者的大脑里形成,有读者接触不到的天地,看不到的认知过程和想不到的思想,更有人与自然的道与德给生活中的人解开难题,在物质和意识两方面给予无声的指导和支撑。
求者,欲获取也,有所需也。智者唬人于道德,使求者有道、有德而自由满足;“智者”渔利于求者,以求者之欲诱导他人失去自我客观判断、选择的权力而被“渔”。哲者,刀砍斧斫以正人心,反复辩证事理之学也,哲学、文学、史学存在的本旨是给人类的行为指明方向,使人类走上一条向上、向善的自由正道,而太多的“学”却被利己之人“盗用”,经过一番涂脂抹粉,把它当作侵害他人的工具,用自私的“哲理”去打磨劫掠的尖刀去戕害众生。“《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孔子这句读书点评语可以当做是书给人的建议:“我黑白分明,希望读书的人也要思想纯正。”读书明事理,更要把学到的知识在生活实践中一一印证来指导个体的言行,不能任由自己的主观意愿左右而跑偏,更不能为了私欲被复杂的现象牵动而失去人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