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合集9道德经第三十八章至第四十一章 [复制链接]

1#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诈骗曝光 https://m.yiyuan.99.com.cn/bjzkbdfyy/a/270686/

详细解读《道德经》38

上德无为

〈原文〉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

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

下德无为而有以为。

上仁为之而无以为,

上义为之而有以为。

上礼为之而莫之应,

则攘臂而扔之。

故失道而后德,

失德而后仁,

失仁而后义,

失义而后礼。

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

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

处其实不居其华。

故去彼取此。

〈注释〉

上德:大德、高德,至德。指有道者呈现出来的德。上:上等,高级。

不德:不刻意彰显德行。

下德:次一等的德行。与上德对应。指正在修道但是还没有真正的明道之人呈现的德行。

不失德:刻意彰显德行。失:丢掉。

无为:无我无私的作为。

无以为:行为没有私利。

有以为:行为含有私利。

仁:博爱,仁爱。

义:合宜的行为或道理。

礼:礼法。道德仪式,礼仪规范。

莫之应:没有回应。

攘臂:捋袖子伸胳膊。

扔:拉扯。

薄:浅薄。

前识者:指仁、义、礼等社会伦理道德规范。识:对伦理道德的共识。

华:肤浅,浮华。

愚:愚昧。

大丈夫:有志气、节操,有作为的男子。此处指明道的人。

厚:敦厚,厚实。

实:朴实。

〈译文〉

上等德行的人,不彰显德行,所以是真正的有德。

下等德行的人,刻意彰显德行,所以不是真正的有德。

上等德行的人,无我无私的做事,其行为不含私利。

下等德行的人,无我无私的做事,是刻意之为。

真正的仁者,主动作为,但是其行为没有私利。

真正讲义气的人,主动作为,但是其行为含有私利。

真正讲礼法的人,主动作为,没有人回应,就会挥舞胳膊强拉别人守礼法。

所以,丧失了道才会强调德,丧失了德才会强调仁,丧失了仁才会强调义,丧失了义才会强调礼。强调礼法,是因为人们忠信观念淡薄了,是社会开始昏乱了。

前面说的仁、义、礼这些伦理共识,对道而言,只是些浅薄浮华的东西,是愚昧的开始。

所以,有道的人为人敦厚不浅薄,为人朴实不浮华。

因此,修心为道,就是要去除浅薄、浮华的作风,坚守敦厚、朴实的品质。

〈解读〉

《道德经》第一至第三十七章,主要是从道、生命总源头的角度阐述修心为道的意义及其方法。第三十八至第八十一章主要是从现实的社会生活角度阐述修心为道的方法及其作用。

第三十八章主要是针对现实的社会伦理道德阐述修心为道的意义和标准。

文章揭示了德及仁、义、礼这些社会行为规范的存在本质,阐明了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礼是忠信之薄而乱之首的内在逻辑关系。所以,面对现实生活中的社会伦理道德规范的要求,修心为道仅仅做到上仁、上义、上礼的标准是不够的,因为做到了这些还只是外在的要求,而不是发自内在道心的自然呈现。修心为道就是要回归生命的本真,回归于朴,保持“无”的根本本性,坚守无我的道心,与道合一,让道心由内而发自然呈现。

上德,指有道者的德行,是道心的自然呈现。

下德,指正在修道,但是还没有真正的明道之人的德行,趋于道心但不是完全的道心呈现。

仁、义、礼,指社会伦理道德规范的要求,是外力要求而不是本心由内而发的自觉行为。也可以说是道德绑架和法律的强制要求。

上德,天下有道,则道心由内而外自发的呈现出上德。民风至淳至朴,路不拾遗,夜不闭户。

下德,天下失道,则倡导修道,人心自觉自愿向道修道,趋于道心,而不是外力强制要求修道。但是还没有真正明道,表现出下德。民风淳朴,社会稳定。

仁、义、礼,人心不能自觉自愿修道、向道,必然失德。则用社会伦理道德规范的外力作用来要求人们。民风逐渐不淳朴了,甚至礼崩乐坏,社会昏乱。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有道的人,了悟生命本源,保持“无”的根本本性,坚守无我道心立身天地,一言一行,都是道心的内在生发和自然呈现,没有外力的作用,也不受外在的扰动,不受社会伦理的牵引,其呈现出来的德是道心内在的自然呈现。因为“无我”,也就没有“自我”对德的刻意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