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道德经中 [复制链接]

1#
北京什么医院治疗白癜风好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yyjs_bjzkbdfyy/

《道德经》二十三章: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这句话字面含义比较容易理解,那么老子说这句话的用意是什么呢?或者他要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欲知作者意,先读其原文。

希言自然。网上浏览了一下,绝大部分的解读是:少说话符合自然之道。如果这样理解的话,问题也就随之而来了,谁能告诉我“少说话”的标准是什么?逻辑上讲,不说话也是少说话的范畴,难不成老子想让我们都变成哑巴?其实,最好的解读就是“以经解经”,也就是以《道德经》解读《道德经》,如此则其义自现。

老子在十四章中对“希”做过定义,“听之不闻,名曰希”。什么是“听之不闻”呢?我们暂时先放下门派的分别之心,去舍卫国听听观音菩萨是怎么说的。佛教中有一部著名的经典《楞严经》,里面介绍了观音菩萨耳根圆通的修法。“初于闻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动静二相了然不生,无静亦无动,就是“听之不闻”,也就是道的境界,也是老子说的“湛兮,似或存”。所以,希言就是无法用言语表示,“道可道,非常道”,对应佛家的“不可思议功德”。

解读完了“希言”,我们接着说“自然”。这里的自然是两个字,而不是一个词,意思是自己本来如此。那什么本来就如此呢?道法自然,道本来就如此。世间万物皆无自性,没有任何事物是本来就存在的,都是因缘和合。因此,“希言自然”的含义就是:道本无为,几乎无法用语言形容。

道生万物,道是无为的,那天地间有为的万物岂能长久!“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老子用我们熟知的暴风骤雨来做引子,暴风骤雨终有时,天地也不能让其长久,何况人呢。《西游记》中悟空劝唐僧,“天地本不全,经文残缺也应不全之理,非人力所能为也”。世间万物的因果,非人力所能改变。“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老子得出这一论点,要告诉世人什么道理呢?

其实,老子已经是十分委婉含蓄了,《道德经》飘逸的文风背后,是他老人家对世人的慈悲。“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言外之意便是,世事无常,难道你们不苦吗?这一方面,佛家说的就比较直接,“苦海无边,回头是岸”。回头到哪里去呢?“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每个人都是道,每个人都是佛,只因我们迷失了道路,

天地不能让暴风骤雨长久,而况于人乎,那接下来老子应该讲什么呢?老子接下来要讲的内容与我们的提问有关。假如当年我们与尹喜一块听课,到此处我们一定会有疑问,“李老师,我们怎么才能不苦,谁来解救我们呢?”如果是在灵山,一定会问佛祖,“佛啊,谁来度我们呢?”“我派观音菩萨去度你们”,“观音菩萨在哪里呢,我怎么从来没有碰见过?”为了解答众生的疑问,佛祖与无尽意菩萨一问一答留下了《观音菩萨普门品》。经书中记载,观音菩萨有三十二应身,众生应以何身得度即现何身。

《观音菩萨普门品》:佛告无尽意菩萨:“善男子,若有国土众生、应以佛身得度者,观世音菩萨即佛身而为说法。应以辟支佛身度者,即现辟支佛身而为说法。应以声闻身得度者,即现声闻身而为说法。应以梵王身得度者,即现梵王身而为说法……

对于这个问题,李耳老师的回答是,“圣人会来解救你们”,“圣人在哪里呢”,接下来李耳老师便重点介绍圣人在哪里以及圣人如何度化我们。“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根据众生的因缘和根器不同,老子将世人分为三类,上士,中士和下士。“从事于道者”、“从事于德者”、“从事于失者”如观音菩萨的应身。同于道的“道”、同于德的“德”、同于失的“失”对应的是上士,中士和下士。这就是“圣人无常心,以百姓之心为心”。这也正是孔子说的“因材施教”。

《道德经》四十一章: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颣;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唯道,善始且善成。

那么圣人在哪里呢?圣人就在我们周围。我们之所以看不见圣人,是因为我们一直在仰望圣人,如同我们仰望佛菩萨一样。“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在上士中度化的圣人,上士愿意与其相处,“道亦乐得之”。度化中士的圣人,中士与其相处非常融洽。在下士中传道的圣人,下士非常高兴与其在一起。圣人就这么平常,不显山,不露水,平常心即是道。

如果真是这样,那圣人岂不是太辛苦了!我们又要提问题了,"老师呀,圣人何必这么麻烦呢,一个身度化我们不行吗?"老师无奈地摇了摇头,接着补充了一句话:“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没有办法呀,众生的根器不同,信道的程度不一,有的信的多点,有的干脆不相信。所以说,信为修道之本,至于说信道的程度,那就人各有异了。

《道德经》第二十三章是一篇经典的议论文,逻辑清晰,观点明确,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最后解决问题。这一章在《易经》中也是有迹可循。“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天且弗违,而况于人乎?况于鬼神乎?”这里的大人并不是位高权重之人,而是指圣人。曾子学习《易传》之后,写了一篇学习笔记,命名《大学》。大学者,大人之学!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