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道德经第三章,老子是在愚民,还是圣人 [复制链接]

1#

《道德经》第三章主要讲述老子无为而治的治国方略,其中部分内容有争议;参考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老子”,现行《道德经》更是存在不少改字漏字现象,这些问题都为《道德经》的正确解读带来了很多困难。

下面就让我们带着问题出发,就从现行《道德经》第三章的原文及注解开始今天的学习和交流吧。

原文如下: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知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第一段基本没什么歧义:

不崇尚有德行的人才,使百姓们不争名誉;不看重稀有之物,使百姓们不做盗贼;不炫耀诱发欲望的器物,使百姓们的思想不被扰乱。

第二段的译文就有些丰富多彩了,主要是对“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四句中“其”字有不同理解,所以才造成不同的译文,现在我们先来看看其中两种:

其一是把“其”字理解为民众、百姓:圣人治理国家的原则是,简化百姓的思想,填饱他们的肚子,弱化他们的志向,强健他们的筋骨。

其二是把“其”字理解为圣人自己:圣人治理国家的原则是,简化圣人的思想,填饱圣人的肚子,弱化圣人的志向,强健圣人的筋骨。

但是不管是哪一种理解,一是跟治国原则联系不上,二是都跟后文中的“为无为,则无不治”照应不起来,都已经控制百姓或圣人的思想,削弱他们的志向了,哪里还是什么无为之治呢?!

所以,我冒昧的提出第三种理解,其实很简单,就是承接“是以圣人之治”,把后文中的“其”字翻译成国家,现在让我们来看一下效果:

所以圣人治理国家的原则,是忽视国家的核心,充实国家的中腹,削弱国家的倾向,增强国家的力量,使百姓们没有浮华的机巧和过多的欲望,让那些浮华机巧之徒不敢制造事端。按照“不妄为”的原则来治国,天下就没有治理不好的。

再进一步解释一下:

忽视国家的核心,指的是放低国家的统治阶层,使得君民一体;

充实国家的中腹,指的是藏富于民,提高百姓生活质量;

消弱国家的倾向,指的是消除国家方向上的妄为,使得民心不被扰乱;

增强国家的力量,指的是加强国家的国防力量,使得民心所安。

如此这般一来,既强大了国家,幸福了百姓,又减少了妄为,减少了折腾,这不是就是“为无为,则无不治”吗?这不就是“治大国若烹小鲜”吗?

好吧,总算说出个人的想法了,可是我知道这译文一出,肯定会惹来种种非议和蔑视,我不知道《道德经》有没有这样翻译的,所以挺忐忑的,像我这样冒天下之大不韪的抛出自己不成熟不稳重不准确又没文采的译文,简直就是不知天高地厚的自讨没趣了。

但是我想了想,还是决定把代表自己真实想法的译文写出来,因为一是诗无达诂,文无达诠,二是原来主要的两种译文都不是那么让人满意,是不是代表一定会有新的正确的解释还没有被大家发现呢?

关于《道德经》有争议的部分,主要对“常使民无知无欲”的理解,一种说法是使百姓们没有浮华的机巧和过多的欲望;另一种说法是使老百姓没有智力没有欲望,变成易于统治的浑浑噩噩的“群氓”,这不是愚民又是什么呢?!(本文中的知,应是智的通假字)

根据我个人的理解,这第二种说法只是某些人的看法,根本就不是老子的本意。

第一,老子强调道法自然和无为而治,第二章里他还说过圣人要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不教,万物作焉而不辞,要言传身教的教育民众,要天下万物蓬勃发展,现在又怎么可能走到反面的极端,要迫使百姓们“无知无欲”呢?

所以,老子根本就不是在愚民,而是强调道法自然和无为而治,对于圣人百姓一视同仁。

对了,开头讲到“帛书老子”,这两张在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上,分别抄有“道”和“德”两篇文章,跟现在通行本的《道德经》大体相同,但是不同之处也有很多,最大的特点是德经在前,而道经在后。

至于第三章,帛书《老子》上是这样记载的:恒使民无知无欲也,使夫智不敢,弗为而已,则无不治矣。

这样一来,“民”众的无知、无欲,对应“智”者的不敢、弗为,对仗工整,文理上也解释的通。

好了,《道德经》第三章的解读就说到这里吧,此章颇多个人见解,谬误之处在所难免,只是为了交流而不是炫耀或者卖弄,不喜者请轻喷,多谢了!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