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常型白癜风怎么治疗 http://www.znlvye.com/m/我们最早接触到的《道德经》,应该多数上篇是“道经”,下篇是“德经”。第一章,大家都很熟悉,就是“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第一章加上往后第二章到第三十七章,就是上篇的“道经”,从第三十八章到第八十一章,是下篇的“德经”,总共八十一章。
以上版本的《道德经》就是所谓的通行版本,由三国时期的王弼注解。这个版本上篇的道经阐述“道”之功用,下篇的德经讲述“德”之作用,其顺序是先道后德。
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了帛书版《老子》,分为《德经》和《道经》两部,上篇是《德经》,下篇是《道经》。经考证,这是目前最早的《老子》版本。对比帛书版的《老子》和王弼注解的《老子》,发现前者篡改了原版《老子》数百处之多。
篡改的原因比较复杂,有很多种。
其一,当时有的所谓“大家”读老子,自己深度不够,认为老子有些观点有误,于是自以为是,篡改一些地方。比如我们熟悉的“水利万物而不争”,就是篡改过的,其原文是“水利万物而有静”。“有静”二字,显然比“不争”更有内涵,“有静”包含了“不争”的思想,且意义更为广泛。又如“大器晚成”,其原文是“大器免成”,这个“免”字不是错别字,其意义是“人可以用材料打造各种器具,但是真正的大器,是不需要加工的”。
其二,汉朝时期,为了避讳刘邦、刘恒、刘启等皇帝的名讳,将全文中的“邦”改成了“国”,“恒”改成了“常”,“启”改成了“开”,“弗”改成了“不”。这些字一改,使得整个经文的意义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其三,《老子》有些地方违背了儒家所谓的正统核心思想,于是做了相应的修改。例如,“五色令人目盲”是通行版的,原版中的是“五色令人目明”。一个“盲”字,一个“明”字,是截然相反的意思。
其四,“之”、“也”等语气助词被大量删除了。表面看来,一些语气词删除后显得更有韵律,然而实际上使得文意晦涩难懂,也不准确,理解起来困难,容易引发歧义。
由于通行版的《老子》修改了数百处地方,因此与原著相比,可谓面目全非。
通行版《老子》最大的变化,应该德经和道经顺序的改变。帛书版《老子》的德经在前,道经在后,通行版则反其道而行。
老子将德经放在道经之前,显然是有深意的。“德”是本体,“道”是功用,自古阐述大道都是先本体后功用。本体决定功用,没有“德”的“道”,犹如无源之水。德愈广,道愈广;德不足,道自然会匮乏。因此,德必须在道之前。有德才能谈道,无德谈道是很危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