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
这一章老子向我们讲述了一个具有辩证智慧的道理,通俗点说就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在我们的生活中可以说处处都存在这个道理适用的情形。比如说教育子女,怒其不争,羊爸虎妈们每天不断地劝导或训骂,却发现孩子越来越叛逆;比如说想通过炒股赚钱,每天在市场中搏杀,却发现资金越来越少。诸如此类吧,那老子是怎么看待这种事情,又提出了什么样的见解呢?一起来看看吧!
开始胡说:
天长地久;天和地为什么能够存在这么长久呢?
因为天地要让它们生养的万物能够永远地生存下去,所以它们也就要长久地生存下去。
同理,圣人为什么能够成为圣人呢?
是因为圣人在利益面前,总是把老百姓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在危险面前,总是身先士卒地冲在最前面。
正是因为他这种大公无私、舍己为人的精神和行动,成就了他被老百姓尊为圣人。
看完老子的讲述,你是不是会有一种感觉:这和你在篇首说的”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有关系吗?有!下面我换个角度来说,你再感觉一下。
如果你想成为圣人,你不断地向老百姓重复“你尊奉我为圣人吧,你让我当圣人吧!”你觉得能成为圣人吗?很显然不能!因为你太过于急功近利、急于求成了。前面已经讲过了,凡事要遵循其自然规律,想人为地改变其规律而取得成功,是不可能的。
所以就我前面举的几个例子,我再从老子的思想角度来分析一下其中的道理。
1、有心栽花花不开。有心栽花,花为什么就不开呢?因为你太想让它快点开花,所以你会对它施加太多的干预,过多的浇水,过多的施肥、剪枝等(参考拔苗助长),违背了它自然成长的规律,所以它就不开花了。
2、无心插柳柳成荫。你无心中插的柳枝,由于你再也没有去干预它,所以它按照自身的规律成长,最终就长成了荫郁的柳树了。
3、家长每天劝导或训骂孩子,孩子为什么还更不听话了呢?因为你希望他按照你想让他成为的样子教育他,却没有考虑他想成为什么样子,也就是说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