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帛书道德经第三十五章详细解读学习圣贤 [复制链接]

1#

(本文由“原文译文”和“详细解读”两部分组成,“原文译文”可了解经文大意,“详细解读”可深入理解经文含义。)

原文译文

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太。乐与饵,过格止。故道之出言也,曰:淡呵,其无味也。视之不足见也,听之不足闻也,用之不可既也。

译文:把握包含一切规则的道,天下都会归顺他。归顺他却不会受到任何障碍,处在中正通畅的状态中。无论是喜好还是引诱,无论是过度还是凝滞,在道中一切有所偏向的行为都将消失。所以道超出一般的认知,无所区别啊,难以具体感受它。注视它,却不能够看见它。倾听它,却不能够听见它。使用它,却不能够呈现它。

详细解读

一、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太。乐与饵,过格止。

“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太。”“大象”指包含一切规则的道,“害”表示障碍、伤害,“平”表示平衡、中正,“太”表示通畅无碍,通往一切。“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太。”这两句的意思表示:把握包含一切规则的道,天下都会归顺他。归顺他却不会受到任何障碍,处在中正通畅的状态中。

“乐与饵,过格止。”“乐”表示喜好,“饵”表示引诱,“过”表示过度,“格”表示局限、凝滞。“乐”、“饵”、“过”、“格”都表示有所偏向的意思。“止”表示消失。“乐与饵,过格止。”这句的意思表示:无论是喜好还是引诱,无论是过度还是凝滞,在道中一切有所偏向的行为都将消失。

以上几句主要讲述把握包含一切规则的道,天下都会归顺他,都会无所偏向,完好地运行。

二、故道之出言也,曰:淡呵,其无味也。视之不足见也,听之不足闻也,用之不可既也。

“故道之出言也,曰:淡呵,其无味也。”“出”表示超出,“言”表示思想认知,“出言”表示超出一般的认知。“味”表示具体的感受。这句的意思表示:所以道超出一般的认知,无所区别啊,难以具体感受它。

“视之不足见也,听之不足闻也,用之不可既也。”这句的意思表示:注视它,却不能够看见它。倾听它,却不能够听见它。使用它,却不能够呈现它。

以上两句主要讲述道超出一般的认知,难以具体定义它。

总结:这章主要讲述把握包含一切规则的道,天下都会归顺他,都会无所偏向,完好地运行。道超出一般的认知,难以具体定义它。

(以生命内在变化为指引,以帛书道德经为线索,用古汉语思路试着解读《道德经》。玄龙国学 玄龙无极)

帛书《道德经》第三十四章详细解读学习圣贤智慧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