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道德经的启示无私为大私放下自 [复制链接]

1#

干百年来人们对于人性的善恶着有多种诠释,有人说人性夲善,有人说人性本恶,当然也有人认为人性非善亦非恶。那么在我国古代最著名的哲学经典《道德经》中又是怎样对于人性的这个根本问题进行阐释的呢?

《道德经》第七章有言:“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生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白话通译: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够长久存在,是因为它不自私其生,所以能够长生。有道的圣贤遇事谦退无争,反而能在众人中领先;将自己的生死置之于度外,舍己为人,反而能够保全自己。这难道不是因为他无私吗?所以能够成全他自己。”

世人或多或少都有其私心和贪欲,而过于放纵自己的私欲就成为恶了。通过夲章简洁而又逻辑严密的论证、分析,老子道出了无私实为大私的奥义,对于后世內心浮躁、自私自利、急功近利的我们有着很好的启迪的的用!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