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什么如何聚焦学习 [复制链接]

1#
治疗白癜风多少钱 https://yiyuan.99.com.cn/bjzkbdfyy/bdfzz/281241.html

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理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今天的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和华夏文明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

这句话如何来理解?

再请问,儒、释、道的文化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什么关系呢?只是说法不同,从根本上说都是同样一回事。无论是修身、修真、修行,都离不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把儒家文化的五伦八德一展开,其实就是今天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道家文化的无为自然一展开,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佛家文化的五戒十善一展开,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理只是一,道理、道理,先上道,再讲理,换个说法,意思都一样,谬论才会百千万。

再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核心的人文精神是什么呢?《易经》里的三句话很有代表性:

第一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第二句:“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第三局:“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我们老一辈的领袖们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因为他们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接受过圣贤教育,儒家文化的五伦、五常、五要、八德他们已经具备。在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身上体现出来的“天下为公、无私无我!”的精神,正是圣贤教育的重要内容!

即便是中华传统文化出现了断代,但圣贤教育已经深深融入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因为有文化基因,所以才谈得上复兴。如果没有文化基因,我们拿什么来复兴?

那么,什么东西可以代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道德规范呢?儒家文化倡导的人的八种品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可以代表。或者说儒家五常:仁、义、礼、智、信。

又问,如何结合时代要求来继承和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呢?古圣先贤经典与核心内容只能继承,只有表现形式必须创新,表现形式可以利用新媒体、互联网自媒体、舞台剧、电影电视、微电影等等创新方式和形式。

最高层指示的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目的,不是为了考古,更不是为了复古,而是要古为今用,传承道德文明,以孝子之门选取人才,拯救日益衰落的世道人心。贪与廉只在于人的思想,思想在于教育,教育在于文化。

儒、释、道文化的经典讲的都是宇宙人生的真理,我们对真理都不敬畏我们还能敬畏什么。敬畏权力还是敬畏金钱?当到多大的官可以脱离六道轮回?答案是多大都不能够脱离;拥有多少金钱可以买个生死自在?答案是再多也不可以买回来生死自在。

所以,老子在这里说的“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这个“人”是什么人,至少要是一个明白人。明白人就是儒家说的君子啊!

老子在《道德经》里为我们开示:“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也。”道、德、仁、义、礼,都可以用来治国。但一个国家用什么来治国,不是由统治阶层来决定,而是由公民的道德水平决定。这就像治病,开什么药从根本上说,不是由医生来决定,而是由病人得什么病来决定。病人感冒了,医生会不会开治痛风的药给他?现代人得的是什么“病”呢?自私自利。病到什么程度?病到了“无耻”的程度。比如,社会大众自私自利已经到了无耻的程度,用道、德、仁、义、礼来治国,可不可以?估计不行!


  在老子看来,人类社会精神文明的底线就是“礼”。上古时期用道德就可以治国,中古时期用仁义礼就可以治国,可到了春秋时期孔老夫子生活的年代,已经礼崩乐坏。从春秋时期开始,社会大众的道德水平,就已经在老子看来的底线之下了。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文字内容为正本传统文化集体智慧)

(编作者:王中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和践行者,云南正本传统文化国学教师,正本养生太极道专职教练,亚洲博鳌儒商论坛精英人物,昆明市正义牌坊《正義》名称策划者)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