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白岩松为何推荐道德经原来它隐藏着5种 [复制链接]

1#
著名主持人白岩松在《白说》一书中说,《道德经》是对他人生影响最大的一本书。我也多次在白岩松的演讲视频中听到白岩松说,《道德经》对他的人生影响深远。那么,《道德经》到底有什么样的魅力,蕴藏着什么样的哲学智慧呢?经过多次阅读,我从中学会了这5种智慧,领会之后,将对人生产生深厚影响。01.智慧一:遵循规律《道德经》的开篇写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意思是说,能用言语说出来的“道”,都不是永恒的、终极的“道”;能形容出来的“名”,都不是永恒的、终极的“名”。什么是“道”呢?老子心中的“道”,就是规律,是真理,是自然大道。它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道德经》以“道”开篇,是在告诉我们,“道”无处不在,“道”是客观存在,学习“道”首先要尊重客观规律,遵循自然大道。遵循规律,看似简单,其中却蕴藏着大道理、大智慧,与生活息息相关。真正领会遵循规律的大智慧,面对困境,能够瞬速适应环境,调整心态,然后整装待发,重新起航。02.智慧二:不争无尤《道德经》写道: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无尤。老子认为,最善的德行就像水一样,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居于众人所不齿的卑下污浊之地,谦卑不争,不会出现过失。水之所以不争,不是他弱小无能,而是水拥有利他精神,把自己处在一个谦卑的地位,影藏着自己真正的实力,藏锋守拙,放低姿态,充满着大智慧。有句话说,弱者逞强,只会被人当成笑话;强者示弱,反而赢得他人的好感与尊重。《鬼谷子》里有句话说:欲高反下,欲取反与。懂得在人前示弱、放低姿态,与人无争,才是真正的强者。03.智慧三:福祸相依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意思是说:灾祸的旁边,可能就有幸福;幸福的里面,可能就有灾祸。祸福相依,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事物是没有绝对的,正反相依,善恶相转,其中充满微妙。领会事物没有绝对的这个道理,教会我们要理性看待事物的起伏变化,懂得事物间相互转化间的规律。人生有低谷也有巅峰。陷入低谷,不要自我放弃,最终会否极泰来,出现逆转;走向巅峰,不要洋洋得意,稍有不慎,也会跌入深渊。事物变化莫测,祸福相依,苦乐相转,没有永远的幸运,也没有永远的背运。我们要学会从事物中找到平衡点,以平衡把握事物发展规律,从而趋利避害,持盈保泰,坦然接受命运的波澜。04.智慧四:辩证思维《道德经》指出:“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老子认为,大道被废弃了,仁义会出现;智谋机巧出现了,会产生狡诈虚伪;六亲不和,孝慈道德会出现。事物是辩证统一的,并非一成不变。仁义、慈孝等品质固然好,但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依然出现了扰乱社会和谐的狡诈虚伪之人。这进一步说明,好与坏、善与恶、是与非是辩证统一存在的。物壮则老,物极必反。事物往往具有两面性,会从一面走向另一面。学会辩证思维,就是在面对问题时,要学会正确把握分寸,安分守己,适度而行,适可而止,找到平衡,然后再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释放潜在能力发挥个人作用。05.智慧五:战胜自我老子说:“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在老子看来,有道德的人,往往是淡薄寡欲、低调谦卑的、宽容忍让,做到“知者不言,言者不知”,自我修养高。而要真正做到战胜自我,仅仅是修养远远不够的。所以,老子接着又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老子认为,能了解别人的称为机智,能认识自己的才叫有智慧和通达。能战胜别人的只能说明这个人有能力,而只有那些战胜自己的人才可以称作强者。其实,我们最大的敌人是自己,最难战胜的也是自己,最难寻找的,还是自己。我们一生,都是在不断地认识自己,改造自己,然后超越自己。一个人,唯有做到自知、自胜、自强、自足,才能做到知己知彼,才能战胜别人,更好立足社会,实现自我价值,获得属于自己的人生。06.《少有人走的路》一书中有句话说:人生是一个不断面对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人的一生,宦海沉浮,可预见的和无法预见的、已经经历的和未曾经历的,既然无法逃避,不如坦然接受。在这个过程,就要学会如何应对复杂的环境和问题。学习《道德经》,领会处事智慧,让人生少走一些弯路。领会遵循规律的智慧,你会多一点理性思考,少一些抱怨怀疑;领会不争无尤的智慧,你会多一点利他思维,少一些麻烦问题;领会祸福相依的智慧,你会多一点信念信心,少一些悲观气馁;领会辩证思维的智慧,你会多一点主观动力,少一些客观阻力;领会战胜自我的智慧,你会多一点自信自强,少一些自怨自艾。峰回路转,百舸争流,在社会浪潮中,你也可以是主角。精装彩图道德经老子道德经正版原著全集解读文白对照原文注释译文解析淘宝¥16.8¥56购买文/雪域情感观;图/源于网络。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