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哪个医院白癜风专科比较靠谱 http://www.yunweituan.com/m/老子《道德经》第一章第一句,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什么意思呢?从字面意义上讲,第一个“道”是名词,指的是现象世界的道,比如说为官之道、为人之道、处事之道等等,第二个“道”是动词,是论述、表达等含义,第三个“道”是名词,指作为世界本源的永恒不变的真正的“道”。道可道非常道,就是说我们现象世界的那些所谓的“道”,可以用语言文字表述出来的,就已经不是那个原本恒常的“道”了。第一个“名”是名词,指现象世界的万事万物以及万事万物的表象、本质、内涵、外延等等属性,第二个“名”是动词,意为论述、表达等含义,第三个“名”是名词,指永恒不变的那个事、物或象,名可名非常名,就是说现象世界的万事万物,可以用语言文字表述的,就已经不是原本那个恒常不变的事、物或象了。
整个宇宙之于人类社会,就如同沧海之于一粟,如同抢榆枋而止的学鸠和翱翔蓬蒿之间的斥鹌要去理解抟扶摇而上九万里、绝天气、负青天的鲲鹏一样,人类的认知是有很大的局限性的,了解宇宙,就同坐井观天,而作为人类意识形态产物的语言文字,连人类自己的认知本身尚且不能全面准确的表达,只能意会不能言传,佛家里“佛祖拈花迦叶微笑以心传心”就是例子,更何况超出于人类认知范围之外的东西。
道作为宇宙的本源,而作为生活在地球上不过寥寥数千年的人类,是没有办法穷尽其认识的,所以用语言文字所呈现出来的那个道,就不是原本那个恒常不变的道。
在佛家经典《金刚经》里面,也有大量类似的语句,如:
所言法相者,如来说即非法相,是名法相;
佛说微尘众,即非微尘众,是名微尘众;
如来所说三千大千世界,即非世界,是名世界
所言善法者,如来说即非善法,是名善法;
……
老子和佛祖乔达摩.悉达多是同一时代的伟大思想家,两位圣人的生活年代相差不过50年左右,从老子著作和佛家经典中不难看出,老子和佛陀对整个宇宙或世界的思考,有很大的相似性,老子《道德经》里面论述的“道”以及后世道教寻求的“得道”与佛教里面的“空”在境界上是高度一致的,换句话说,“道”在某种情况,在某种意义上和佛家的“空”无别。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老子在《道德经》开篇第一章第一句,就直接提醒人们要去感悟、领会真正的“道”,就不能拘泥于任何语言形式上的表述,包括自己《道德经》里面关于“道”的论述,不能把固化在某些具体的事物上,这样才有可能才有机会真正悟道、得道。
佛家经典《金刚经》里面也有大量类似的论述如:
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耶,如来有所说法耶!须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说义,无有定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无有定法如来可说,何以故,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所以者何,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佛就是要让这些听到佛法的人不要着法相,不要着非法相,要达到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就能成佛。
儒、释、道,作为中国文化的最重要组成及精髓,在几千年中都是相互借鉴,相互吸收,共同发展,共同构成了现今中国的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