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活着有时候是很累的,身不由己的感觉只有亲身经历了才会知道。生活本身就有很多无奈,但生活本身也有很多想不到的东西,是好也罢,坏也罢,总是让人有所期待。生活中,无论好坏,都是自己的经历,想要为人处世更加顺利,就要把握为人处世的一些秘诀。
人生就是个不断成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断认识到自身的错误,了解自己的不足,更好的为人处世。今天给大家分享4条《道德经》中的处世秘诀,希望能够给您带来一些感悟。
一、功遂身退,天之道(退)
释义:功成名就后隐退,是合乎自然规律的。
“退”不仅意味着功成身退,也意味着已退未见,懂得退让是个大智慧。“功遂身退,天之道也”,功成名遂,已达顶点,退身于外,也就是理所当然的了。只有这样,才能善终其功,善全其名,避免咎祸。功遂身退是一种退的艺术,是一种放弃的艺术。俗话说:“退一步,进两步”,懂得“退”的智慧,才是明智之举。
二、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静)
释义:万物纷纷纭纭,但最终都要返还到自己的初始状态。万物回归于初始状态就是静静地死亡,死亡后会再次拥有生命。
小到修心养身,大到治国理政,都离不开“静”。现代社会物欲横流、纸醉金迷,人的欲望被调到了最高频,很多人变得浮躁、焦虑、无所适从。“致虚极”,就是要做到空到极点,没有一丝杂念与污染。“守静笃”,就是守住静的状态保持笃定,不受外界负面因素干扰。只有做到“静”,遇事自然举重若轻,泰然处之。
三、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知)
释义:能够战胜别人的人是有力量的,能够克制自己的人是坚强的。知道满足的人是一种富有,坚持力行的人是志向高远的。
这里的“知”不仅是了解认识他人,更是正确认识自己,俗话说:“人贵有自知之明”,人若能真正了解自己,知道自己是个怎么样的人,那就真正心无芥蒂,无拘无束,自由坦荡,死也无憾。只有认识了你自己,你才能变得睿智,你才能胜不骄、败不馁,才能“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踏踏实实过自己的人生。
四、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柔)
释义:柔弱的必能胜过刚强。鱼不能离开水的掩护,国家的优良武器,不能在别人面前显示。
老子说:“上善若水”,老子赞美水、婴儿、女人(雌性),主要就是因为他看到了阴柔的力量。柔不仅是生命的特征,更是一种“强大”的力量。老子说,世界上没有比水更柔弱的东西了,但是水却最能克制刚强。以水为鉴,人的成长也是一个不断尝试并最终获得智慧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