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终于看完了梦的解析 [复制链接]

1#
北京哪个医院治白癜风效果好 http://baidianfeng.39.net/a_yqyy/250417/l9verah.html

这是我看完的第二本电子书,不习惯捧着手机看书,总觉得纸质的书来得更舒爽一些,也许是源于现时对手机的讨伐(一边是讨伐,一边又是依赖),又也许是担心屏幕对眼睛的影响,话说这些年视力真的是每况愈下。所以一直拒绝电子书,因为单位的一个福利,也因为同事的推荐,在安装了某个阅读APP很久之后,终于开始了手机阅读,反正就算不看书籍也是要看别的一些手机内容的。

这些年,每看完一本书,都会写一点读后感,很奇怪在看完第一本电子书《道德经通解》后居然没有这个想法,也许心底里还是没把它当成一本书吧,相反的,在看完(严格地说还没看完)《梦的解析》时就很想写一写读后感了,也许是梦与我们太悉悉相关,可以说道的东西比较多。

《梦的解析》是一本很久之前就想看的书,因为种种原因一直拖到现在,在终于阅读时却发现,它并不是我所想像的那样,一直以为梦的解析应该是前瞻性的,即梦的预示作用,但本书主要是对梦的回顾及分析之所以做这样的梦的缘由。但这样的解析对于现实生活并没有什么作用,所以一开始看就觉得没多大兴趣,但本人有个坏习惯,就是每翻开一本书,特别是那些经典,无论内容是否引人入胜,都要将它翻完,今天终于将它翻完了。也感谢自己的这个坏习惯,因为总有一些收获。

关于梦,觉得最能接受的是“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事实上也确实是如此,做了一个梦,梦的内容总能从日间的所为和所思中找到痕迹,在我们的乡间关于梦有这样一种说法,即梦与现实是相反的,也因而在做到一些不爽的梦也不会太介意,又有说梦与现实的关系与做梦的时间有关,说前半夜的是反的,后半夜的是相符的,所以在做了一些特别的梦醒来时,总会想一想是后半夜还是前半夜,做了美梦时,特开心是后半夜做的,反之则反之,有时候做了一些很恐怖的梦,醒来时非常庆幸“还好只是一个梦”,也因而曾经想写过《感谢夜里的梦与天上的云》(又或者是写过的,不确定了),因为它们都给了我们现实生活中所不可能的经历和美丽。

每一个理论,每一部论著,作者都会站在自己的角度,用自己的理论来说明一些事情,《梦的解析》也不例外,然后对于读者来说,你可以信它,也可以怀疑它,用不着全盘接受,我们只管汲取我们所愿意汲取的那部分就可以了,甚至于都可以啥都不拿,一遍看下来,只是知道它大概是说什么的就行了,反正又不用考试。而一开始觉得书的内容与我们认知的相去甚远,看到后面终于明白了一些,因为作者所从事的是心理疾病的治疗,所以他所解释的也是病者的梦,而他的解梦是为了找到病者的心理根源,从而有的放矢,而我们是正常的人,所以也就不奇怪了。

最后说一点电子书与纸质书阅读的不同,一是携带方便,现在手机都随身携带,说到携带方便,顺带说一下题外话,读书时,说到母乳喂养的优点,其中有一点就是携带方便,哈。二是电子书都无法知道还有多少页(也许是我自己还没找到窍门),不像纸质书可以翻到最后一页。三是电子书有记忆功能,即不用书签,下次打开时,自动跳到上次的结束点。

还想说一点的是作者真能写,就那么几个要点翻来覆去的居然能写出那么多的字来。

顺带再说一下,看完《梦的解析》后去搜了另外一本与梦有关的《周公解梦》,那是有前瞻性的,说梦到什么相应地预示着可能会发生什么,翻了两页,不是我的菜,决定放弃(好像有违我的“翻开就要看完”的坏习惯,毕竟这也是一本经典)。(本文插图是老妈家门前的桃花,今天拍的)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