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道德经第九章骄傲自满容易招来祸患,含 [复制链接]

1#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常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道德经》第九章)

赏析: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

持有某种东西,并使它盈满,不如适当的停止。

台湾学者陈鼓应认为,“盈”含有自满自骄的意思。当持有某种东西的时候,可能是物质层面的东西,也可能是精神层面的东西,与其骄傲自满,不如适当的停止,保持在合理的限度之内。

老子对人性的洞察是透彻的,大多数人面对名与利,都难以掌控自己,得意忘形、骄傲自满的情况普遍发生,老子劝诫人们要适可而止。

揣而锐之,不可常保。

“揣”通“锤”,锤击使锋芒更加的尖锐,但是锐势难以长久的保存。

老子这里用了比喻的手法,铁匠捶打剑刃或者刀刃,使它更加的锋利。刀剑的锋芒太过尖锐,当砍击物体的时候容易受到伤害,难以长久地保持锐势。

人也是一样,锋芒毕露的人最容易得罪人,也容易遭受挫败,运势也难以长久的持续下去。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

满屋的金子玉石,难以守住。老子认为,家中财富积累的过多,势必会泄露出去,甚至会给自己带来灾祸。财富不宜过多,保持适当的数量。

然而这一点对大多数人来说,是难以接受的。金钱当然是越多越好,没有人会嫌钱少,特别是在当今社会。其实老子是看到过多的了财富难以长久的保持,与其最后失去,患得患失,不如提前舍弃。

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生活富贵以至于骄纵自满,就会招致祸患。这一句是对前三句的总结,直接点明自己所要表达的观点。

老子生活于春秋时期,周王室衰弱,诸侯战争不断,高高在上的王侯一时风光无两,转眼就可能被国内的士大夫和国外的敌对力量杀死。老子看到这不断上演的悲剧,于是告诫人们,切勿骄傲自满。

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最后一句是本章的中心,功业完成要及时退身远去,这是合于天道的做法。

在老子哲学中,“天道”自然。哲学家冯友兰认为,所谓“自然”不是自然界的意思,而是“自然而然”的意思。

“道”养育万物,却“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道”使万物自然而然,不去居功自傲,更不会骄傲自满。“功遂身退”是含蓄收敛的存身之道。

有人认为老子强调“无”,强调“退”,是虚无主义、避世态度,实际上并不是这样。本章开头即在讲“持”,老子是鼓励持有的,只是反对过度持有。

老子生活在乱世,他并不想避世,只是想为这乱世、为这充满欲望的人心开一剂良药。含蓄收敛、谦让不争就是老子给出的良方,是否有用则有待讨论。

小硕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