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四十二章:三生万物
(本文以帛书修正版的内容进行阐述)
第四十二章原文: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自名也。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古人之所教,亦我而教人。故强梁者不得其死,我将以为学父。
基本注释:一,这里指自然规律。二,指天地阴阳。三,指天地和元气。生,衍生,衍化。负,负面、背面。抱,面向、迎向。冲气,指阴阳二气相互激荡而融合。和,和气,即元气。恶,厌恶。唯,莫过于。孤寡,孤家寡人。不谷,自谦的一种自称,类同于孤家寡人。名,称谓。损,损失。益,得益。教,教诲。强梁者,指强硬固执不懂变通的人。死,这里理解为“终其一生”。学父,学习的主导思想。
第一句: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这一句的大意是:道衍生出了自然规律;自然规律衍化出了阴阳二气,阳气上升化为开,阴气下降化为地;阴阳二气又相互激荡融合,化成了元气,所以出现了天、地、元气三样基础的事物;天地和元气在自然规律的不断运行中,产生了世间的万事万物。世间的万事万物以大地为根基,向着天空中生长,阴阳二气持续地相互激荡融合,产生了越来越多的元气。
第二句: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自名也。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这一句的大意是:人最为厌恶的事情,莫过于变成孤家寡人或者变成毫无宽容心的人,但各个君王和公侯都用它们来作为自己的称谓。世间的种种事物,有时候看起来好像是出现了损失,但实际上却获得了益处,有时候看起来获得了益处,但实际上却出现了损失。这和君王公侯们用谦卑的称谓称呼自己道理是一样的。
第三句:古人之所教,亦我而教人。故强梁者不得其死,我将以为学父。这一句的大意是:古时的先贤们所流传下来的教诲,我也用他们去教导别人。所以这就是为什么强硬固执不懂变通的人,终其一生都得不到他们想要的结果,我将会以变通运用这一点作为学习的主导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