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增广贤文忍一句,息一怒,饶一着,退一 [复制链接]

1#

人世间是一张关系网,人与人的相处中,难免会有摩擦。生活非战场,不一定非要争个高下。面对纷争,有时并不需要绞尽脑汁去想对策,只需“忍一句,息一怒,饶一着,退一步”。

01

生活中,口舌之争总是常见。不仅相争的双方动气伤身,周围的人也被这聒噪所搅扰,不得宁静。

别人说一句,非要还回去几句。在口舌之争中,怒火渐渐腾升。原本只是火星,因为你一句、我一句的不依不饶,而成燎原之势。

别人的口,我们没法控制。他人以恶语中伤,自己若因气不过而还口,恰是正中圈套。

本来自己所持之力很正,无须与对方计较。若先沉不住气,争执不休,只是徒增不快。

公道自在人心。不是由谁的嗓门大、谁说的话漂亮决定的。

嘴上吃些亏,又何妨?只要正道在我,心中光明,何必去争口舌之快。

鲁迅曾说:“当我沉默的时候,我觉得很充实,当我开口说话,就感到了空虚。”

有时,少说几句,保持沉默,柔如棉花。遭到任何强力攻击,都能化解其强力。

自己气定神闲,不争闲气;他人的戾气,也可能因此而消散。

静水流深,深邃的流水往往静默,汩汩自流,不用声响来向世人宣扬自己。

大辩若讷。真正的智者,不逞口舌之快,不争闲气,不在无谓的纷争上浪费生命。

02

《集贤宾·退隐》套曲中有言:“退一步乾坤大,饶一着万虑休。”

人们处事总是喜欢进一步,压倒别人,这样会彰显我们的聪明才智。

尤其是自己有理的时候,处在主动地位。看着他人处在被动地位,心中总会洋洋得意,忍不住宣示自己的强势地位。

“得理不饶人”是常人的做法,自己占了理,想趁此机会出出风头。

“有理让三分”是智者的做法,理虽在己,却包容他人的过错。

在不突破底线的情况下,原谅他人的不完美,得饶人处且饶人。

其实生活中的很多事,本来皆非大事,只是人人都不肯低头。结果如滚雪球一般,小事成大事。多少不必要的麻烦,便接踵而至。其实当初只要退一步,就会享受生活的宁静。

宋代诗人吕本中说:“不与人争者,常多得利,退一步者,常进百步。”

03

退一步,不是认输的姿态。有时,退一步的人,才是潜在的胜者。与人方便,也是为自己留余地。

古语云:“量小非君子,品高是丈夫。”“休争三寸气,白了少年头。”

遇事能退一步,须有超出常人的胸襟和气度。包容他人,展现出良好的涵养,别人也会对你更加敬重和信服。

《道德经》第四十五章说:“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

最完满的东西,好像有残缺一样,但它的功用永远不会衰竭;最充盈的东西,好像是空虚一样,但它的作用永远不会穷尽。

正因不满而完满,正因不盈而充实,为人处世不必太“满”。

心中理直而少言语之争,气量宏大而在处世中能留余地。

《增广贤文》是明代人编写的蒙学经典,汇编了中国古代的各种格言、谚语,经过了明、清两代文人的不断增补,最终呈现为今日所见之书。言简意赅,却发人深省,汇聚了中国人为人处世的智慧。待人接物的学问是全文的核心,书中对忍让多有描述,认为忍让是消除烦恼祸患的方法。

虽然,《增广贤文》跟《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并称"启蒙四大读物",但是,在我看来,其深度和广度远非前三者能媲美的!

《增广贤文》用冷眼旁观的笔触,直接露骨地指出人性的局限,整体却不让人感到消极,虽然书中指出“山中有直树,世上无直人”,但仍然劝勉"为人莫作亏心事,半夜敲门心不惊"。

在民间,自古就有:“读了《增广》会说话,读了《幼学》走天下”的说法,由此可见其中的为人处世智慧,并非浪得虚名,《增广贤文》绝大多数俗语都来自经史子集,诗词曲赋、戏剧小说以及文人杂记,其思想观念都直接或间接地来自儒释道各家经典。

从广义上来说,它是雅俗共赏的"经"的普及本,不需讲解就能读懂,通过读《增广贤文》同样能领会到古人的思想观念和人生智慧!

读这样的书,不仅能学会为人处世的智慧,不被人间关系所困扰,更能读懂人情冷暖、世态炎凉,避免自己因为单纯受到欺骗和伤害!

如果想要阅读《增广贤文》,我推荐大家阅读"精装无删减版"的《增广贤文》,不仅原文无删减修改,还有译文、评析、以及扩展阅读,这样一来,既保证了《增广贤文》的原汁原味,更能让各年龄段的朋友都能读懂、都能有所收获!

阅读精装无删减版《增广贤文》不仅可以学习古人的智慧,而且,还能通过扩展阅读增长历史知识,并结合现实生活对书中的智慧加以运用,真正做到了学以致用。

《增广贤文》简单易懂,不光可以自己读,还可以在闲暇之余带着孩子一起品读,不仅能增加孩子的文学修养,更能让孩子提前对社会、人生有所了解,这样一来,不仅提升了孩子的认知能力,还增进了亲子关系,可以说是一举两得。

和孩子一起读书,领略人生百态,读懂社会规则,避免长大了吃亏,少走弯路。

感兴趣的朋友,点击下方链接即可购买正版书籍↓↓↓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