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道德经能退让者,在道义胸怀和境界上,都 [复制链接]

1#

第二段原文即:

是谓行无行,攘(rǎng)无臂,扔无敌,执无兵。

本章第二段主要讲无为“用兵”的无不为,是遵循老子的“不以兵强取天下,而以无事取天下”的用兵有德思想。从本质上来看,老子是反战的,这一段是老子把谦让、无为、静柔的哲学思想运用于军事生活而已。

本段分两个层面来阐述,今天我们先进入第一层面:有道者奉行和平主义,从不侵犯别人,宁愿退一步,也要尽量避免战争。当然,奉行和平主义,不等于不会遇到战争。

首先,“是谓行无行,攘无臂,扔无敌,执无兵”是告诉我们三点:

第一,对于有“道”者而言,没有必要去炫耀自己的军队是多么强大。

只要关键时候能顶用就行,这是符合《道德经》第三十六章中所说的“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的原则。

第二,《道德经》的文化是以“和谐”为核心的,战争也只是为了防御。

战争本身并不是什么好事,即使是取得胜利,自己也会损伤不少。

况且,天有好生之德,杀戮他人及造成自己人的牺牲,都是有悖于天道的“慈”德。这与“吾有三宝,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完全一致,也是老子对第六十八章中的“是谓配天古之极”思想的继续阐述。

第三,对于有“道”的国家而言,军队是为了防止迫不得已地应战而存在的。

圣人治理国家,不是充当世界警察,而是在搞好国富民强。

特别是在做好民生建设的同时,也要加强国防建设——我们不惹事,但事情来了,我们也要有能力、有智慧,来保家卫国、保卫百姓!

其次,“是谓行无行,攘无臂,扔无敌,执无兵”的“四无”是达到了“为无为”的境界。

第一“行无行”,是指做军事自我防卫行动方面的准备,不要让老百姓感觉有负担;更不能引起周边国家的恐慌。

第二“攘无臂”,是指做好了战争的准备,但没必要让别人知道。就像两个人打架一样,不要总是举着胳臂,让人看到好像我们喜欢欺负人一样。

第三“扔无敌”,是指不要把哪个具体国家当成敌人。战争不是要针对谁,不是要把谁打倒、打服,而是要维护自己的安全及百姓的利益,进而去维护天下的稳定。

第四“执无兵”,是指不以武力的强大去威慑谁。解决国与国之间的纠纷,最好通过政治与外交途径来实现;而不能以自己武力的强大与先进去轻视别人,进而养成以武力解决问题的习惯。

再次,老子所讲的“行无行,攘无臂,扔无敌,执无兵”是老子用兵的具体指导思想。

如果在战争已不可避免的前提下,不仅要考虑如何尽快结束战争、赢得战争;还要考虑如何以尽可能小的代价去达到战争的目的。具体说有三点:

第一,以德用兵的原则就是有无相对,以无生有,以无胜有,以退为进,以弱胜强。俗话说“先下手为败为漏;后伸手打为强斗”,因为这首先决定战争的性质:是暴力的侵犯,还是正义的防卫?

第二,关于“退让”二字,在道义上、胸怀上、境界上已经超越了对方。

如果对方还要继续进犯,则会激起将士的悲愤,让人爆发出自卫反击的强大力量。

老子以为,把自己的能力视为“无”,则自己无所依仗,必然慎重考虑,三思而后行;而退无可退地“破釜沉舟”,则让自己的队伍陷入绝境,必然激起为求生而拼死一战的决心,所以兵法有云,是谓“置之死地而后生”。

第三,“行无行”是说我静敌动,以静制动,以逸待劳;“攘无臂”,是说不要陷入敌人的包围圈;“执无兵”,是说要有“无兵”的精神境界;“扔无敌”,是强调抛弃轻敌的意识,慎终如始。

老子的“四无”思想,是把《道德经》第六十七章中的“不敢为天下先”这个三宝之光再次提起,告诉世人“谦让”的重要性。

《道德经》是一部值得你去反复阅读反复体验的文化典籍。虽然它并不能为你提供成功的要义,但是它可以为你提供全新的启迪。

虽然《道德经》只有多字,字数上看仅是一篇初级论文的长度,却是老子一生智慧的结晶。就是因为这种深奥性,很多人都读不懂,因此对道德经这本书,又爱又恨。

因此,我推荐大家可以尝试读一读全注全译图解版本的《道德经》。

原文,注解等等,一应俱全,这样可以帮助我们更加方便快捷的掌握书里面的精髓,为了营造身临其境的感觉,还精心设计了多副的插画,大家都知道,孩子天生就对于图画没有抵抗力,因此孩子看了也都会很喜欢。

道德经还是一篇非常经典的韵文,它的字字句句之间全是语言美的高度浓缩,堪比艺术品

因此,在道德经中寻找大智慧的同时,不妨带着孩子一起读一读,一起领略国学文化的魅力,通过念道德经,还能让孩子体会道德经中的语言美感,让孩子了解到句子的重音所在等等,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孩子对国学的兴趣。

老子语言幽默风趣,道德经中文字妙趣横生,里面有大量丰富的故事,有时候会让你哈哈大笑,有时候也会感叹这世界万物,读起来一点都不枯燥乏味。

一包烟钱就能改变你一生的运势!还能让你学到人生的大智慧!

原价99元的《道德经》,现在店铺特惠只要69元!!!

还在犹豫什么呢?点击下方链接即享特惠,正版书籍包邮到家↓↓↓

读《道德经》最大的好处便是可以修身养性,顿悟人生与自然。

《道德经》内容涵盖哲学、伦理学、政治学、军事学等诸多学科,被后人尊奉为治国、齐家、修身、为学的宝典。它对中国的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体现了古代中国人的一种世界观和人生观。先秦诸子、中国人的文化思想等没有不受老子影响的。它的影响也是多方面的,包括政治、文化、科学、宗教等等方面。据元朝时的不完全统计,先秦以来,研老注老著作至元朝时就超过三千余种,具有代表性的不少于一千种,从侧面说明了《道德经》的巨大影响。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